引来黄河水 建成湖中城

时间:2011-12-31 00:42来源:鑫报 作者:马国权 张小燕 点击: 载入中...
兰州三滩开发系列报道之十八

引来黄河水 建成湖中城
本报记者赴银川采访,为您详解“塞上湖城”如何建成
         天下黄河富宁夏,富了宁夏的黄河还美了银川。这些年来,银川人民因地制宜,利用黄河水打造的“塞上湖城”这张名片早已享誉大江南北,让干旱地区的城市羡慕,让江南水乡的城市惊叹。在鑫报“关注兰州三滩开发”系列报道中,有关专家学者也建议应充分利用黄河水,把兰州打造成“百湖之城”。在兰州市政府决定开发三滩的消息发出之际,12月14日,鑫报记者一行前往银川,求证和见证了银川这颗塞上明珠的水文章,以及由水入手做大做强的经济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愿银川经验能对兰州三滩开发以及宜居城市打造有所裨益。

本报记者在银川晚报记者的陪同下走访银川 

        没到过银川的人很可能会有一种成见:一个让沙漠围了的地区,怎么能有那么多的水,还能成为“塞上湖城”?的确,从地图上一看,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把这里几乎围成了一个圈,生态可想而知。但是不要忘了,母亲河从这里流过,聪明、勤劳的宁夏人民千百年来在和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利用黄河水,早已把宁夏平原变成了一个大绿洲。

贺兰山下有“七十二连湖”

  15日,在银川晚报记者韩俊、姬恒飞、张作祥的陪同采访中,记者对银川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沿途,记者从车窗里不时地望着外边的路牌,宝湖路、亲水大街、唐徕渠……这样与水有关的名字比比皆是,“塞上湖城”由此可见一斑。

  “闻说连湖七十二,沧波深处聚鱼多。不知钓罢何村宿,一棹青萍欸乃歌。”宋代诗人田霖的这首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描写江南哪处水乡的美景,其实,这诗中的画面就是银川。西依贺兰山,黄河从东边流过,历史上,银川就是一个多湖的地方,黄河不停地改道,黄河故道断流后,低洼处就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湖泊,这可以说是银川多湖的天然成因。而另一个人工成因则是,宁夏的灌溉农业十分发达,黄河流经银川78.4公里,她用甘甜的乳汁浇灌着这片干旱的土地。200多万亩土地,有灌必有排,排出的水停留在低洼地,也形成众多湖泊。“夏天水旺旺,冬天白茫茫”,就是银川地下水位极高的表现,其中“水旺旺”是大片湿地,“白茫茫”是退水后显出的盐碱,据说“银川”就由此得名。“月湖夕照”、“东湖春涨”、“连湖渔歌”、“官桥柳色”等湖泊景观是银川旧时几大盛景,宝湖、丽景湖、金波湖、兴庆湖、南塘湖、流芳园湖、海宝湖、大西湖(阅海)、小西湖、鸣翠湖、鹤泉湖……众多的湖仍再现着银川过去“七十二连湖”的壮观。

把干旱城市变成鱼米之乡

  从资料上看,宁夏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然而,当地人民人并没有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利用身边流过的黄河水,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把一个高原干旱城市,变成塞上鱼米之乡。早从秦代天始,这里的人们便从上游的黄河边开凿渠道,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这里至今还有秦渠、唐渠、汉渠等,穿银川城市而过的唐徕渠,至今仍是这里农业灌溉的主力渠道。

  从当地人自豪的介绍中得知,夏秋时节的银川,处处波光潋滟,苇波荡漾,柳翠荷红、鱼游鸟鸣,遗憾的是,记者去的季节不对,只能看见的是冰封的湖泊和枯黄了的苇丛,但水乡的风貌仍然没减。

打通一条河串活全城水

  在去银川的路上,记者早已形成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在黄河之滨,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讲,黄河从兰州市中心穿过,而银川东距黄河还有20多公里的距离,为什么银川反而把黄河用得要比兰州好?就此问题,15日上午记者在采访银川市水务局局长金平时,他笑着说:“是啊,青海人来说他们是黄河的源头,甘肃人来说黄河从他们那里穿过,为什么你们银川把黄河用得最好?其实,银川做水系建设,首先是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我小的时候,老城区边上都是湖,我们还在那里钓鱼玩。”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州城关区两年将建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 脚下的这片土地将建成湿地公园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