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土地不能再这样荒废了”

时间:2011-12-31 16:30来源:鑫报 作者:俞晨元/文 马朋艺 点击: 载入中...
兰州三滩开发系列报道之八

这里应有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三滩村民呼吁——
“万亩土地不能再这样荒废了”

三滩村民呼吁,这里的污水和垃圾影响我们的生活
 
        2008年11月25日,本报关注兰州三滩万亩土地开发的系列报道推出后,“三滩”这块几经规划却不见实际开发的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滩村民呼吁:“三滩应有一个合理的目标和功能定位,万亩土地不能再这样荒废了。”因为三滩万亩土地的开发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亩土地今后如何开发,他们急切期盼着。

期盼三滩臭水变清水

        水是城市的眼睛。在黄河南岸的三滩地区自古就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无论是天然的黄河水,还是这块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亦或是三滩村民留恋的叉河道,让许多城市羡慕不已。但如今黄河水只是从东流去,曾经的叉河道已不见踪影,唯一遗留下来的是南河道剩余的臭水沟和一个徒有虚名的鱼塘。

  “这里曾有清澈的河水静静流过,也有大片的稻田,更有许许多多的水车。尽管这里的河水曾经暴涨让我们受难,但那时我们穷,没有办法。如今我们的社会发展得这么好,阻止河水的侵害还是有能力的。而现在,河道被填埋了,原来的土地(农田)因挖沙成了荒地。该到好好治理的时候了。”大滩村村民崔元奎说。

  “多么希望现在的臭水沟能恢复以前的模样。”这不仅是崔老汉的肺腑之言,更是大滩村民的殷切期盼。

土地不能再荒废了

         据大滩社区的崔主任介绍,地处兰州中心地带的三滩地区,其北部地势较平坦,因为多条叉河道的存在,该区域自然条件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特别是马滩地区的韭菜、葡萄盛名已久。《兰州市七里河区志》中记载:明清时期当地即栽培韭菜,当地种植韭菜、韭黄的面积曾经达500多亩,占马滩村蔬菜种植面积的30%,平均亩产3000公斤。上世纪50年代,兰州市农科所编撰的《兰州马滩葡萄》一书中记载:1958年,马滩村一棵30年树龄的葡萄树产量达5081斤。可见当时该地的环境气候十分宜人。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三滩虽背倚黄河,并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原来的一些叉河道早已消失,叉河道的消失让三滩大变样:马滩800亩菜地靠“南河道”中的生活污水来浇灌;马滩村内的叉河道变成了荒地、垃圾滩;大滩村南端的臭水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大滩村内原本的北河道变成徒有虚名的污水鱼塘;大滩村的许多耕地因被挖沙而变成了荒草地。

  “污水、荒地、垃圾……谁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么好的土地不能就这样荒废了,应该彻底进行改变。”大滩村的崔大林对记者说。

为招商引资提供土地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或多个经济圈,经济圈最终是消费圈、生活圈。这个生活圈,我们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功能目标定位。目前的三滩已经不可能再回归过去的农耕之地,城中心地带近万亩土地不能再这样荒废。

  “十一五”期间,七里河区以贯彻商贸富区、工业强区为经济发展战略,力争把该区建设成为兰州市第二个现代化的中心城区。而三滩作为兰州城市中心地带必将承载着艰巨的重任。如何发展?招商引资肯定是第一,必须做好现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滩地区拥有近万亩土地,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深挖这块土地的资源价值便是招商引资的巨大优势。

  马滩村的管齐泰对记者说,如果三滩的土地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有更多的企业来投资,村民也就有了发展的机会,而且环境也会得到改善,生活自然就好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宁夏新闻出版广电局: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再“亮剑”
  • 专家解读新国家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维护国家网络空
  • 新华网评:争做“中国好网民” 守护美好网络生活
  • 首届“网络诚信宣传日”倡议书
  • 人民日报:别让网络变“痰盂”
  • 网络语言要查杀低俗的“毒”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