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7月13日电题:宁夏移民:三十载“扶贫接力”勾勒富民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曹健、邹欣媛
一条条通村的硬化路,一座座漂亮的小庭院,一项项谋生的新本领,一张张脸上的“精气神”……这是宁夏持续三十余载的“扶贫接力”带给西海固移民的获得感。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各级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将移民作为“拔穷根”举措;移民群众转观念,用实干、苦干换得幸福新生活。
迁离贫困迎希望
上图: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惠安移民村迁出区窑山山大沟深的地貌(2月12日摄);下图:惠安移民村整齐划一的移民房与四通八达的道路(2月12日摄)。
固原市西吉县半子沟旁,两道山弯曲着伸向远方,300多户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以沟命名的小山村。今年下半年,这个村将搬迁至400公里外的银川市金凤区。
不少村民像渴望一场透雨一样,渴望着迁离大山。“那里地平,路也平;房子建得好,离城近;附近就有学校,娃娃不用起早赶路上学。”半子沟村民马国权说,他已去新家“考察”了两次,甚至去年就心急地换了银川的手机号。
西海固囊括了西吉、同心、海原等宁夏最为贫困的9个县区,占宁夏人口近三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区4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85.6%。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宁夏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区情,始终将移民作为“拔穷根”举措持续推进,这也成就了宁夏扶贫的壮举:早在198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吊庄移民;23万西海固群众陆续在红寺堡区扎根,开发出我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全区累计移民近百万人。
从西海固到米粮川,贫困群众“狠心”舍弃世居之地,离开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的老家,陆续迁移到“城近、路便、有水”的新居,移出了一条条幸福路。
从风吹沙石跑的荒滩到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永宁县闽宁镇累计移民超过6万人。62岁的谢兴昌自20年前移民到这里,已换房3次:从地窨子到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有小庭院的平房。“在老家是没希望的苦,一场干旱就让辛苦白费,在这是有希望的苦,努力会有回报。”他说。
各自忙活“新营生”
上图: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惠安移民村移民马全华在屋里浇花(2月12日摄);下图:马全华在牛棚喂牛(2月12日摄)。
近年来,宁夏各地纷纷定方向、给政策、投资金培育移民村的产业。如今,固原市原州区冷凉蔬菜已成规模;银川市月牙湖乡建成奶牛养殖、红树莓种植基地;吴忠市同心县打造枸杞产销链条……
移民的生产生活随之有了新变化。从靠打工到学种菜,从下苦力到拼技能,从老农民到新工人,移民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方向。
32岁的马环已是原州区头营镇利民村的种棚能手。走进他家,院子里的新商务车后两排却没座椅,这令记者很好奇。马环解释说,卸掉座椅可以拉更多的菜去批发市场,每趟至少多赚200元。
马环的老家是个叫臭水沟村的地方,条件可想而知。6年前移民到新家后,马环仍靠木工赚钱,干半年歇半年。两年后他才尝试种了一季弓棚,去年发展到4个大棚种西红柿,再收点村民的菜去批发,一年收入五六万元。
利民村支书马彦礼说,村里共有400个大棚,种大棚已成移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个大棚一年一般能收入六七千元,价好时能挣到1万元左右。
在新村挣钱的营生多,生活有了更多可能。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同利村21岁回族妇女虎银霞,去年在村干部劝说下试着参加了企业定岗培训。令她没想到的是,免费培训半个月,到工厂实习每月能拿2000多元,现在涨到近4000元。
移出奋发“精气神”
上图马环(右)与妻子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忙碌(2月8日摄);下图:马环(右)与妻子在自家运输蔬菜的小货车前(2月8日摄)。
移民不只是让贫困百姓吃饱穿暖,而是让其持续发展。同心县扶贫工作总督导马希丰说,把分散的一家一户集中到移民村,村里有了人气,移民有了目标,氛围也随之改变。
“在山里,大家各过各的,而移民后住得近,大家比着发展。”同心县石狮镇惠安村移民马全华说。如今60岁的他除了养牛,还坚持就近打工。记者看到,他家宽敞的客厅带着淋浴间,厨房和餐厅分区,整体橱柜、电器齐备,与城里人的生活并无两样。
马全华的大儿子马如存2012年移民到了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村,开车跑运输,干劲十足。“我3年前首付9万元买了一辆35万元的大货车,每月还贷8000元-1万元,到今年8月贷款还完,就等于挣下一辆车。”他说。
随着观念改变,移民也有了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新目标的“精气神”。原州区利民新村55岁的移民马占荣给自己定下新目标:“党的政策好,自己也要加把劲。今年,盖个大牛棚、学点新技术,把日子过得更好。”(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