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盐池县花马池镇东塘村村医马玉鹏多年来默默奉献在基层卫生战线,一辆摩托,一个药箱,在千沟万壑的黄土塬上,风雨无阻为乡亲们送医送药,在无数个风雪夜中温暖患者身心。2006年11月7日《宁夏日报》一版头条刊发《飞奔在荒漠上的“摩托车卫生站”》讲述马玉鹏的事迹,这一年,马玉鹏荣获宁夏感动人物。2012年4月24日,《宁夏日报》刊发《村医马玉鹏的新生活》,讲述朋友资助马玉鹏小汽车,方便他为民送医的事情。7年过去了,马玉鹏在干什么?卫生站有什么新变化?
2006年11月2日,马玉鹏骑着摩托车,赶去8公里以外的张记场村出诊。
4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距离盐池县城25公里之外的东塘村。2015年,东塘村卫生室与村部一起落成。60平米的三间房子,简单分隔成了留观室、诊疗室、药品区。记者一进卫生室,就见到了左手拿着镊子,右手捧着手机的马玉鹏。“娃娃发烧,好,我知道了,我马上赶过去!”马玉鹏说:“你们先坐,我给病人把药换了!”一位脖子后面长疖子的村民正在接受治疗。
2019年4月12日,盐池县东塘村卫生室,马玉鹏在为村民做治疗。
2009年,马玉鹏的同学张韩笑在得知他的事迹后,拿出5万多元,为他买了一辆小轿车,免去了他骑摩托车出诊时风吹雨淋的艰辛。车收下了,好强的马玉鹏几年间还完了车钱。但这辆车载着马玉鹏在行医路上颠簸了18万公里后也在去年“下岗”。今年年初,为了方便出诊,马玉鹏又东拼西凑买了一辆二手车,继续坚守在黄土塬上。“以前‘1.0’时代的摩托车我还在用着呢,天暖和了,骑着方便!”马玉鹏边说边整理着出诊要携带的药箱。“娃娃感冒发烧,这是护彤;慢性病老人,糖适平……”这些药品与听诊器、血压仪一同被塞进这口斑驳破旧的药箱里。
1700多名乡亲们健康信息全都装在马玉鹏心里,把大量的纸质档案输入平板电脑,也成为马玉鹏加班加点要完成的工作。
2009年,卫生部门要为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行医23年,1700多名乡亲们不断变化的健康信息全都装在马玉鹏心里。他加班加点完成繁重的档案记录工作,孕产妇,儿童,119名慢性病人都做了备注。
出诊前,马玉鹏把一个平板电脑装进手提包里。2017年10月,盐池县利用平板电脑为城乡居民电子建立健康档案。平板电脑可以自动读取身份证信息,自动在线上传数据。马玉鹏每月的工作量都可以看到。
好学不倦,精益求精,始终是马玉鹏不断的追求。2017年,他考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完成了从“赤脚医生”到“正规医生”的转变。2018年他的卫生室荣获自治区卫计委颁发的“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称号。
2019年1月,东塘村卫生室作为全县35个互联网+远程医疗的试点村卫生室,乡亲们通过手机可以挂号,接受大医院专家的诊疗。
23年间,从摩托车到小汽车再到3.0时代的互联网+远程医疗,马玉鹏的交通工具和乡村卫生室医疗硬件在不断改善变化,而不变的是他随叫随到的出诊承诺和精心救治乡亲的医者仁心。近年来也有些同行选择放弃。但是,马玉鹏说,患者的需要和认同是自己前进的动力,只要一想到患者痊愈后的笑脸和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倍觉幸福与光荣,“在乡村扎根的信心,不会变!我会干到退休那一天!”
马玉鹏在为出诊做准备,这口药箱已经陪伴他十多年。
村里119名慢性病老年人,是马玉鹏重点关注和照顾的人群。
盐池县为卫生室装配了互联网+远程诊疗系统,东塘村卫生室也进入了“3.0”时代,乡亲们通过手机即可挂号,接受大医院专家的诊疗。
出诊完毕,马玉鹏还要对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进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