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扶 无私奉献——记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专家教授-对口支援青海
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对口支援青海大学。15年来,各支援高校把帮扶工作作为政治任务,仅“十二五”期间,各支援高校校领导60人次到青海大学指导工作,选派17名教授出任青海大学院系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平均每人在校工作时间3年左右,有的甚至在青海大学的工作时间超过了7年,他们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真情帮扶、人格魅力,不但铸造了青海大学今天的辉煌,也给青海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所展示的只是他们当中的部分代表……
史元春:“我只是这些巨大力量的一个接口”
4月18日,即将离任的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史元春主任面对全系师生说道,“三年来,我所作的工作都是在清华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绝非一己之力可为,我只是这些巨大力量的一个接口,将愿景、能力、条件传递到青海,助力祖国西部建设。我很高兴有机会做好这个接口!如今,由于新的工作需要,我将要离开你们,十分不舍……”说话间史主任泪眼朦胧,声音哽咽,让在场的教师也无不潸然泪下。
回想起2013年4月17日,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史元春被清华校领导送到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担任主任职务。刚到西宁,单薄的衣衫难抵高原的春寒,史元春裹着风衣围巾走出青海大学丁香园宿舍,却惊喜地发现路边丁香、梨花刚刚含苞,丛丛簇簇的叶梅缀满了红豆般的花骨朵儿,高大的山桃花树上粉花呈露,好漂亮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啊!
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直接支持下成立,这个系从成立开始即同时承担两项重任:全校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专业建设。史元春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以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支撑的学科建设。
“史元春虽然兼职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但她在清华的教研工作没有任何减少。她基本保持全天候线上交流,60余趟差旅,没有拿过一分津贴报酬,对这个系、对青海大学、对青海,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常务副主任王小英说。
史元春以忘我的工作,从内部环境建设入手,改善科研工作条件、研讨学科方向、明确发展目标、营造学术氛围,全系精神面貌明显改善,科研项目数量大幅提高。两年多时间建成了3个学科方向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批教育部计算机专业硕士点并已招生,显著提高了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
“支援西部的工作让我有机会进一步纯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是我作为一名清华党员教师的幸运!今后,我还将继续以青海大学人的情怀,关心、支持、帮助青海大学的建设发展。”史元春说。
李玉平:剪不断的“青海情”
“让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柴达木分院成为学校联系地方的纽带、技术服务的窗口、科技创新的基地、成果转化的平台。”这两天,青海大学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玉平,正忙着联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柴达木分院协议的事项,都没顾上给远在陕西杨凌刚填完高考志愿的儿子打个电话。
2011年6月,承载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重托,处于事业发展关键期的李玉平不仅毅然放下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也放弃当年出国深造的机会,主动要求来到青海大学任职,全职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我是一个特别害怕虚度时间的人,但是现在我可以说,在这里我没有虚度过一天、一个小时。在这里,过得很实在!”今年46岁的李玉平,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副教授。出生于宁夏的李玉平,他深知西部对人才的需求,希望可以倾尽自己的全力,把更多的项目、经验、团队带到青海大学,为青海大学增添学术声誉。2011年,正值青海省和青海大学加强生态环境相关学科发展的关键期,正在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因他的到来而生机勃勃。
“来了就要干出点实事。要不回去了,怎么跟学校和家人交代。”建院初期,李玉平和他的团队,每天忙着撰写规划、邀请专家论证、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力量,帮助申请项目。通过一年的努力,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正式成立,2012年,李玉平任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这个不算行政人员才30多人的学院,一年拿了4项国家自然基金,其中有两项在西农专家帮助下完成。目前学院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共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项目总经费1300万元。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31篇。
挂职5年来,李玉平跑前跑后,废寝忘食,牵线搭桥……期间,他先后完成了“211工程”、“2011计划”和“一省一校”等重大项目100余份文本的编制修改、论证申报工作;审议修订了青海大学“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划、本科生考试制度改革办法,“引进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三江源学者”等人才制度建设、大学章程等,参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十三五”发展规划(农业)论证等。
“5年的挂职经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我和青海已经结下了剪不断的情谊,青海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李玉平回顾5年的历程,感慨万分。
崔彬:“无法割舍的西部情怀”
2007年5月的一天,59岁的崔彬离开北京温暖的家,告别中国地质大学熟悉的教学工作环境,来到了高原,走进了青海大学。
而此时,在北京,崔彬的爱人身患疾病,急需有人陪护身边。
但是,崔彬就这样来了,从繁华的京城走向了贫瘠的高原。人们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但崔彬心里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他曾经在新疆和兰州生活、学习、工作了的二十几年,是大西北养育了他,也赋予了他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西部情怀。所以,当青海大学抛出橄榄枝,邀请他来对口支援地质工程系时,他来了。
2007年6月,崔彬被任命为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学校把新教学楼的一层的一半“分”给了他,也把怎么“填满”这个楼层的重任交给了他。
制定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研究招生计划……崔彬和同事们从零开始,埋头苦干起来了。当年9月,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统一招收的61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30名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走进了崭新的教室,原本空旷的教学楼里“装”进来了青春洋溢的身影和年轻的笑脸。
在崔彬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的奋发努力,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发展之路越走越开阔。2008年2月,教育部审批同意地质工程系新增地质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同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得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源勘查工程实验室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勘查专业实现省内一本招生;2009年9月,地质工程专业正式招生,同年,测绘工程实验室确定为青海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青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
2011年,崔彬提出地学实习基地建设思路,当年秋天,他带着其他教师一起前往青海湖开展实习基地考察、选址等工作。途中,崔彬因着凉突然发起了高烧,大家把他送到西宁诊治,但没想到,根本没管用,最后又紧急送到兰州治疗了一个多星期,病情才见好转。病好回来没多久,崔彬又再次前往青海湖实地考察,因为他深知建立一个地学实习基地对促进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建成青海湖地学实习基地。
就这样,在崔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青海湖地学实习基地如期建成。除此之外,崔彬指导实验教学团队申报并获批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调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测绘局等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平台,并解决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三个专业的本科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各项工作;负责编写地质系实验室“十二五”、“十三五”建设规划,确定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并提出了地质系实验室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
岁月流逝,9年时间很快过去,依然豪情万丈的崔彬已经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但他对自己当年的选择无怨无悔。渊博的知识,开放的思想,勤奋的工作,使他具有不断创新的动力,也让他一直坚持奋斗在青海高原,与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结下了不解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