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9月1日上午,杭州市总工会主办的“劳模工匠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活动,邀请四位劳模工匠走进杭州胜利实验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在现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杨金龙,分享给孩子们的是如何通过2000多天的努力,换来0.01的精益求精,“在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按要求标准喷涂厚度0.13毫米,允许误差上下浮动只有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6左右。”为了0.01毫米的努力,引得小朋友们啧啧赞赏。
这个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位收看了直播的六年级同学说:“工匠们把不起眼的东西打造成了不起的东西,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其核心内涵在于树立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以前,曾有人说过一个笑话:国人常说的“一丝不苟”,“一丝”可能有一米粗,但对德国人来说,那根丝就只有千分之一米细。我们产品说明书里对尺寸的说明,常有“一指长”“几公分”等模糊不清的概念,而不是精准严谨的表达。如今,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严谨的工业时代精神取代了以往小农社会遗留下来的随性,中国式的“工匠精神”正在恢复荣光,焕发光彩。但是,“差不多就行了”的马虎眼,依然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存在。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多少少和这种“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有关。
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工匠精神,有必要吗?有。提倡工匠精神,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工匠,而是提倡每个人都要有专注、认真、坚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枝繁叶茂需要肥沃的土壤,其中文化土壤的形成非常重要。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进行“补钙”。让学生学习工匠精神,对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能起积极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聚沙成塔,从小开始一点点积淀,才会在将来看到彩虹满天。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中国制造业前行的一个凭仗。从小学习工匠精神,是必要一课。(项向荣)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