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待岗“受穷” 不愿居家就业》引关注————
昨日,本报刊登《宁愿待岗“受穷” 不愿居家就业》一文,讲述了雁南街道雁宁路社区为“40、50”人员和困难户提供居家就业挣钱平台,结果一些人不愿干,让社区遭遇尴尬的事儿。报道刊发后引起市民,尤其是雁滩读者的关注,社会学家藏海群、雁南街道沙洼河社区主任董欣分别打来电话发表看法。而来自西固区的两位女士表示,希望记者穿针引线,干这份居家挣钱的工作。
董欣说,她看了这篇报道后深有感触,因为他们社区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和雁宁路社区一样,辖区“40、50”人员以及困难户的就业问题像石头一样压在他们的心上,一些人家里的情况他们很清楚,有的家庭还比较贫困,对于这样的家庭一月如果能增加一两百元都会起到作用。他们的生活状况让社区牵挂在心,但逢年过节慰问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鉴于此,社区很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但一些人又没有能力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给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不是太容易。
去年10月,董欣得知辖区一个火锅店老板要招聘服务员和打扫卫生人员,于是董欣和对方老板说好,社区可以给他提供人员。董欣想,火锅店就在附近,辖区的人上班很方便,并且工资1000多元还管饭,外地人都很愿意在餐馆上班,社区的“40、50”人员和困难户也应该满意这份工作。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当她将这份“好工作”推荐给社区一些待业人员时,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干餐馆的工作。理由是“离家近,熟人看见不好意思!”这个理由让董欣哭笑不得,好话说了一箩筐还是没有人干。董欣只好亲自上门向老板“陪情道歉。”有些人的观念太落后了,市场化发展到今天依然抱着这样的想法能不受穷吗?
社会学家藏海群认为,观念落后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人懒惰,只要有碗饭吃就不愿意再多劳动。综观南方人到兰州创业,哪个刚开始不是从艰辛的工作为起点的?鑫报近期刊登的许多文章,如卖红薯的、修鞋、修自行车的辛苦十来年,除了满足生活还买上了房子。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这样好,只要勤劳工作都能过上较好的生活,而懒惰只能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条件,主观才最重要,一个人如果懒惰,那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的。
而就在昨日,来自西固的一位姓袁的女士讲,她今年40多岁,去年孩子刚刚考上大学,花费大。原来她在外边有一份工作,去年底婆婆生病她回到家中照顾。她看了鑫报的报道,感觉自己完全可以在家干这份工作。以前,她就干过类似工作,有经验,并且觉得一方面可以挣钱,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家里,她希望记者帮助她联系联系。一位姓张的女士也表达了同样想法,随后记者和雁宁路社区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考虑一下。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