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沪指飙涨近4%,深成指飙涨逾5%,两市百只个股冲击涨停,什么原因促使股指反弹的?我们认为主要有四大因素:
1.央行昨日在各银行间进行逆回购招标,有望启动放水确保节前流动性,对股市有利。
2.南方某省千亿养老金有望一季度入市,给各省起到很好的榜样,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3.12月M2激增2.61万亿造就资金面上事实宽松,这将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4.上海市长韩正称国际板推出现在没有时间表,这给前期非理性下跌去掉一个理由。
盘面上看,除了文化传媒、环保、食品等弱势调整外,其余绝大部分板块都迎来反弹行情,尤其是煤飞色舞再度火爆领涨,非金属品、水泥、船舶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很多板块都有不错的涨幅。个股方面终于迎来难得的普涨行情。
总的来看,由于本周是股指期货的交割周,目前期指合约IF1201的持仓量正在持续下降,这意味这前期大举持仓的空头在不断平仓,这使期指做空动力明显减少。
同时央行大举逆回购,大量地方养老金等增量资金都在场外集结等待进场,多头的底气越来越足,一旦有利好刺激,就会直接引爆市场的做多热情!
千亿地方养老金有望一季度入市 30%-40%或投向股市
记者日前获悉,酝酿已久的地方养老金入市获得重大突破,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一季度将开始投资。分析人士认为,新增资金将提振股市和债市。
有关地方养老金运营的问题讨论已久,此前各方对养老金是否投资股市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建议有条件的养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资股票。他强调,可入市投资的养老金指具有储备、积累、稳定滚存性质的养老基金,而不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
据估计,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约8000亿元,新投入运营的1000亿元资金将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规模。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这1000亿元资金将首要投资固定收益资产,也有相当比例投资股市。从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资产的结构来看,粗略估计投向股市的比例可能在30%-40%。
戴相龙表示,养老金入市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投资股票,而只是小部分投资股票。养老金投资股市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客观上有利于股市稳定,而不是被动托市、救市。欧美国家类似养老金的资金早已进入股市,有的投资比例达全部运营资金一半,从长期看投资收益率较高。全国社保基金从2003年开始投资股票,规定的投资比例最高为40%,一般情况下占30%左右,股票投资收益贡献率约50%。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这项业务仅在一省获得推进,未来是否有更多省份跟进,是转交社保基金还是成立专门机构运营,都需要继续研究。戴相龙表示,关于养老金入市运营,有可能在经济水平较发达的省份先行试点。至于未来会否扩大范围,必须根据具体省份的要求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逐步推进。(中国证券报)
韩正:现在非国际板推出的最佳时机
上海市市长韩正昨天在上海人大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当前并非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国际板并未淡出监管层视野,未来它仍将作为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一个步骤适时推出。
韩正在上述场合表示,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明确提出适时推出国际板。国际板推出有一系列准备工作要做,包括规则、制度等,这项工作正顺利推进。不过,国际板推出是要有时机的,现在并非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国际板现在并没有时间表。
此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会后,证监会在发布的郭树清讲话稿中没有涉及国际板。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前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去年5月在上海出席陆家嘴[11.53 4.63% 股吧 研报]论坛时曾公开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
由于今年以来A股持续下跌,部分市场人士和媒体舆论将下跌归咎于持续的新股发行导致的市场扩容。而国际板同样意味着扩容,在悲观气氛的烘托下,任何支持国际板的动议除了需要面对理性的研判之外,还遭遇了更多的非理性责难。因此,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和交易所已经很少直接谈及国际板;仅有的几次发声也往往是为了澄清“国际板近期推出”的市场传言。
但是,这些迹象并不意味着国际板淡出政策视野。事实上,监管层仍将在目前已经搭建的国际板的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际企业在A股上市。一位熟悉国际板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国际板的真正意义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步骤,而后者已经是“十二五”规划的既定政策目标。
市场对于国际板的恐慌和抵触情绪其实是对这一政策的误解。首先,国际企业在A股上市融资并非前所未有。统计显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外资控股的超过70家。全部上市公司中,70%有外资参股。国际板仅仅是将国际发行人在A股融资的行为制度化,并且集中到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次,国际板是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步骤,其实际效果之一是资本流出(允许国际发行人将人民币融资换汇汇出);但资本项目开放是双向的,既有流出,也有流入,具体体现在扩大QFII规模、允许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因此,包括推出国际板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都将促进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开,加大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只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加快推进相应的汇率和利率等金融改革,一个开放的A股市场最终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和全体投资者。(第一财经日报)
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激增2.61万亿 事实宽松到来
“稳健”基调犹在,但2011年12月激增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某种程度上却已经宣告了宽松的到来。
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供应量达到85.16万亿元。这一数字比11月末的82.55万亿增加了2.61万亿元。换句话说,2011年12月,M2新增量就达到了2.61万亿元。
对于M2单月的新增量来说,2.61万亿已属于天量范畴。即便是在货币政策极其宽松的2009年,M2单月新增规模最高亦不过2.4万亿元。这或许意味着,尽管基调仍为“稳健”,但事实上的“宽松”已经在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到来。
宽松已至?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倾向于年初发放贷款。而由于货币乘数效应,M2新增量也往往在年初处于全年高点。
以2009年为例,全年12个月当中,M2单月新增量超过2万亿元的月份仅有两个,分别为1月和3月,增量达到2.1万亿和2.4万亿元。而与之对应的2009年1月、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1.62万亿和1.89万亿元。
而近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新增M2的规模就达到2.61万亿元,这一规模比2009年的任何一个月都要高。从这个角度考量,宽松已经在去年末悄然到来。
“信贷投放规模的增加直接导致了2011年12月M2新增量的放大。”在光大银行[2.98 2.41% 股吧 研报]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看来,信贷增长、理财产品大规模到期以及财政存款的集中投放是导致2011年12月份M2天量增长的三个原因。
央行统计显示,2011年11月、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5622亿和6405亿元,也即是说,2011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规模达到1.2万亿元。如果考虑到临近年末,银行往往收缩信贷的背景,1.2万亿元新增贷款的规模将更令人吃惊。
而在财政存款投放方面,央行统计显示,2011年12月财政存款大幅减少1.23万亿,而与此相对应,12月人民币存款则增加了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462亿元。
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CPI同比上涨4.1%,2011年全年则上涨5.4%。尽管CPI全年上涨5.4%超出了4%的目标值,但趋势上看,CPI在下半年已处于下行通道。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受中国新年假期影响,1月整体通胀情况保持现状,但随后2012年上半年期间将得以缓解。预计中国整体CPI通胀率呈下滑趋势,将在2012年中期降至3%以下。
但是2011年底,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或将让CPI回落的态势面临一定的压力。“M2将在2012年的1月和2月继续反弹。”盛宏清表示,从当前态势来看,2012年1月、2月新增贷款规模很可能都要超过1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在2011年11月、12月和2012年1月、2月的四个月中,新增贷款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
“这种规模的投放将在未来给通货膨胀造成一定的压力。”盛宏清表示,经过其测算,3.2万亿元的贷款投放后,一般会在一两个季度后对PPI产生拉动,进而影响CPI。“影响将在第三季度显现:PPI可能面临2至3个百分点的反弹压力;CPI则面临0.5至1个百分点的反弹压力”。
“货币的投放对通胀的影响有一个时滞性。”中国银行[3.01 1.35% 股吧 研报]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表示,M2在去年12月份的表现可能会延缓存准率下调的预期,央行将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
事实上,对于今年的通胀形势,高层也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此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曾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第一财经日报)
周二央行逆回购1690亿元
为平滑春节期间较高的资金需求,周二央行进行了逆回购操作,但规模低于市场预期,据此,市场对央行将下调存准率仍存有较高预期。
大行交易员向财新记者透露,1月17日,央行进行了169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5.47%。事实上,央行已于周一(1月16日)进行了14天期逆回购询量,询量的逆回购分别是17日(本周二)和19日(本周四)起息的逆回购。
“央行在此时选择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缓解目前资金面的紧张情况,且该操作相对简单灵活。而降低存款准备金则属于政策性工具,短时期内是不可逆的。”南京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欧华告诉财新记者。
央行此前已宣布,“节前将暂停央票发行,并会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来应对节前市场流动性趋紧态势”。上周央行暂停发行央票和正回购操作,这与市场预期相符。
“目前逆回购只能解决春节前后资金量不平衡问题,但趋势性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市场对央行将下调存准率仍存有较高预期。”财富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鹏告诉财新记者并表示,央行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前期已暂停央票发行,从元旦后到春节前这段时间,总共的公开市场到期量是1250亿,相当于总共投放这么多的流动性。
陈鹏解释称,“春节前资金需求较多,市场回购利率走高,且逆回购投放的资金春节后可能随着存款的回流,会使得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这时正好逆回购到期了,这部分资金一回收,前后就能平衡。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尽管央行目前选择逆回购操作来缓解资金面,但由于“外汇占款”和“公开市场到期量”两大因素都在趋势性下降,所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仍然存在。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只有10亿,外汇占款的情况尚不确定,12月的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又减少了1003.3亿元,这已经是连续三个月的减少。有分析师指出,1月份即使重新流入(外汇占款增加),增加量也不会太大。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中长期内,中国需要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外汇占款增量的趋势性下降。”
南京证券固定收益部研报显示,因受下周公开市场地量到期、中小银行补缴保证金存准,以及春节现金备付等多因素共同影响,本周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上扬,21天以内回购品种受到市场追捧。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一举突破4%关口;7天回购加权利率则逼近5%;21天利率稳步回升至6.25%,成交量再创新高。(财新网)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