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路工商所启动美容行业专项检查
大西北网讯 昨日,城关工商分局临夏路工商所启动美容行业专项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个别美容经营户出售的标称为“原装进口”的美容用品其外包装纸盒上既没有“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也没有品名、厂名厂址的中文标识,更没有产品成分标注,对此,执法人员这些产品现场予以暂扣封存。并向消费者发布美容消费警示,揭露三大陷阱。
当日,执法人员在辖区一美容产品经营商铺看到,里面的货柜上放着数瓶红红绿绿的瓶字,上面贴着号称“原装进口”的化妆品标签。执法人员让销售人员取出几款进口化妆品的外包装纸盒检查,发现均没有任何介绍生产商、保质期、批文号的中文标签
对于柜台上的化妆品没有中文标签,店老板的解释是“漏贴”,鉴于化妆品店出售大量没有中文标签的化妆品,执法人员责令销售人员当场把未贴有中文标签的化妆品撤柜,并现场暂扣封存。
在现场,执法人员介绍,要判断一款进口化妆品是否合格产品,首先要看其外包装盒上是否贴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上应该标注有产品名称、经销商、批准文号产品成分、原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其次,要看经销商是否有国家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进口化妆品批文,不排除有不法商家自己贴上假冒的产品中文标签、商检“CIQ”标志,那么消费者应该要求查看进口批文,而且要仔细查看批文上的批号是否对得上柜台上商品的批号。如果对得上,那么基本上可以证明是合格的进口化妆品。否则,要么是质量无保证的走私货,要么就是国内生产的冒牌货。
“就目前美容行业现状来看,美容院和美容产品经营户参差不齐。”临夏路工商所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从事生活美容的场所是否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从事医疗美容的场所是否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检查生活美容场所是否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和销售保健食品的超范围经营行为;检查以虚假的折扣价、优惠价吸引消费者和利用会员卡、预付消费卡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检查美容行业使用无中文标识商品,或将“三无”商品灌入名牌商品小包装瓶内使用,乱标厂名、产地和使用“三无”器械设备等违法行为;检查美容场所户外广告、店堂广告及宣传材料等是否内容真实,是否使用绝对化的词语,是否存在扩大产品功效、夸大美容效果等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行为。
美容消费陷阱
陷阱一:免费试用温柔拉客陷阱
美容院强拉顾客现象,让消费者感觉到做美容并不是一种享受,对普遍存在的免费生活美容体验心存疑虑,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温柔陷阱。免费试用大多实质是以套购产品为主,产品多以公司供货、定价,消费后不及时出具详细帐单,不提供合法票据。
陷阱二:超标化妆品难保“美容”效果
对美容院的产品质量消费者难鉴别,多数美容院对销售的产品不出具合法票据和详细帐单,以致消费后一旦出现问题,无处投诉,给消费者造成身心健康及经济上的损失。
陷阱三:美容师业务水平难评定
在对美容师资格认证方面应该由劳动保障部门每年进行考核,并颁发证书。而美容技师的结构较为复杂,学历较低,其证书也以职业培训学校和公司颁发为主,并进行考核认证。而仅获得职业培训学校颁发的美容专业毕(结)业证书,并不具备从事美容职业的资格。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