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中拉合作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60年代,中国通往拉美的太平洋丝路正式开通。此后的数百年中,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双方合作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并不可逆转,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日益提升,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仍处在深度调整的进程之中。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注入新的动力。
在此背景下,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1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并成为构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全新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也是双方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中所言,“中拉携手同行、深化合作恰逢其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双方已夯实合作全面升级的基础。在政治方面,通过双方高层交往和其他人员往来,相互理解和信任日益加深,战略共识不断扩大。在经济方面,双方经贸联系日益加深,相互贸易和投资屡创新高。2013年,中拉贸易额达到2600余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对拉美投资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上升至13%。在文化和科技方面,中国已与19个拉美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与20多个拉美国家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相互合作蓬勃开展,人民友谊日益加深。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拉关系的良好发展,也为双方合作的全面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双方拥有合作全面升级的驱动力。中拉合作的全面升级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满足各自的需求。当前,中国和拉美国家都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2010年以来,中国和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4年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增速分别为7.4%和1.3%,分别较2010年下降3个和4.7个百分点。并且,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拉美国家和中国而言,由于国内经济体系还很脆弱,经济政策和制度还不完善,因而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中拉合作深化合作能够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应对全球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此外,双方有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与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共同诉求。
最后,双方面临合作全面升级的新机遇。一方面,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给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增长机遇、投资机遇和合作机遇。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基于这些机遇,中方提出,在未来10年,实现中拉双方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另一方面,拉美与加勒比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条件优越,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掀开了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这符合中拉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向世界发出中拉深化合作、携手发展的积极信号,有利于亚洲同拉美和加勒比两大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愿中拉密切合作、展翅高飞!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