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来了,隧道尽头的光还有多远?

时间:2020-12-11 16:2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疫苗来了,隧道尽头的光还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张莹 林小春
 
  近期,频频传来的关于新冠疫苗的积极消息令人振奋:阿联酋给予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正式注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与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疫苗在英国和巴林获批投入使用,法国、罗马尼亚、葡萄牙、墨西哥等国发布接种战略,俄罗斯和英国启动大规模接种……
 
  新冠大流行被认为是“西班牙流感”以来人类遭遇的最严重公共卫生危机,这场已致全球超过155万人死亡的疫情是否将随疫苗到来而终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新冠疫苗研发进展使人们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但要结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疫苗研发迎来“曙光”之际强调抗疫之艰,意在提醒,疫苗投入使用过程中仍面临种种现实挑战。当前,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某些“疫苗乐观情绪”高涨的人认为疫苗将很快结束疫情,思想上和行动上对防疫有所松懈,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被疫苗保护,才能形成阻止病毒传播的“屏障”,这种现象称为“群体免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罗伊·安德森等人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文估算,对于一款有效性可达100%并能提供终身保护的新冠疫苗,要达到群体免疫需要有60%至72%的人口接种。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朝夕之间的事。
 
  当前,疫苗产量、分配状况、接种工作的组织和效率等都将影响接种进程。世界多国正在制定接种计划。专家普遍认为,应优先为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等高风险群体接种。谭德塞强调,在推广新冠疫苗的最初阶段,由于每个国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种疫苗,因此各国政府、社区和个人应继续使用经过验证有效的新冠应对工具,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何实现新冠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尤其是确保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来一些国家表现出的“疫苗政治化”言行,一些富裕国家争相囤货等“疫苗民族主义”苗头,都将损害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努力。谭德塞强调,“结束这一流行病和重新开放经济的最快方法是从保护世界各地风险最高的人群开始,而不是仅仅保护某些国家的全部人口”。
 
  为了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公平、及时获取疫苗等防疫工具,世卫组织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等共同牵头成立“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并制定“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但项目目前仍面临较大资金缺口,仍需国际社会进一步提供支持。
 
  能否大范围推广疫苗还有赖于公众的接种意愿。近年来“反疫苗”运动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这可能为全球防疫行动制造障碍。
 
  人类抗击传染病的历史已经表明,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力的技术手段。但同时也须看到,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新冠疫苗研发周期被前所未有地缩短,第一代疫苗可能并不完美,其保护效果仍有待在接种实践中继续观察和验证。
 
  归根结底,疫苗是一种科学防疫手段,其效果取决于人类如何运用。各国应秉持“疫苗多边主义”,进一步就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加强协调,通过多边机制促进疫苗高效利用和公平分配,以期尽快走完黯黑的隧道,迎来最终光明。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苏邳州银杏甲天下 "时光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苏邳州银杏甲天下 "时光
  • 【“一带一路”央企逐梦】雅万高铁1号隧道进展如何?来施工
  • 【“一带一路”央企逐梦】印尼大学生钻隧道学习中国施工技术
  • 我国首次成功实现地铁盾构下穿运营中的高铁隧道
  • 【新春走基层】陇南工务段:两万步走出“八分钟安全隧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