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3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陕西省林业厅公布的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成果报告中了解到,截至2012年5月,陕西秦岭地区野外生存大熊猫345只,集中分布在秦岭中段南坡,北坡及西段有少量分布,其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0只,为全国最大。
陕西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范围涉及省内5市11县(市、区)的63.65万公顷范围,完成2404条大熊猫调查样线、573条植被样线的外业调查。同时,开展了同域动物、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会经济、干扰状况、保护管理、圈养种群等调查。
这次调查主要采用“咬节法为主,DNA检测为辅”的方式进行。咬节法是通过收集熊猫粪便中尚未消化的竹子表皮大熊猫牙齿的咬痕,根据咬痕的齿宽等特征判断大熊猫个体的差异。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周灵国介绍,一般提取1到3团完整粪便,打散后测量竹子上咬节的长度,一般测量100个咬节数,取其平均值。
与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手段相比,第四次调查新增了DNA识别技术。“DNA检测要求粪便新鲜有黏液”,周灵国说,对3天以内的粪便,进行无水酒精处理,提取黏液进行DNA检测,主要用来调查大熊猫种群结构与遗传的多样性。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5月,陕西秦岭地区野外生存有大熊猫345只,种群数量与三调相比明显增加,增长比例26.4%,为全国最高。秦岭大熊猫种群总体状况稳定、富有活力,种群密度为每平方米0.10只,为全国最大。
同时,陕西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现有圈养大熊猫20只。与第三次圈养大熊猫数量相比,10年间大熊猫总数增加12只,年均大熊猫数量增长率13.3%。其中,人工繁育成活大熊猫7只,繁殖成活率70%。(完)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