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绍宗
本报此前的独家新闻《广州要办世界级围棋大赛》刊出后在棋界和棋迷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界人士纷纷为广州围棋世界赛出谋献策。昨天,本报记者又从广东棋文化促进会获得独家消息,广州举办的世界级围棋比赛将是团体赛而不是个人赛,准确的名称将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冠军奖金极有可能高达200万元人民币。
缘由
两大运动会被取消
广州办世界级围棋大赛选择了团体赛而不是个人赛,可能有不少人会认为,这是因为围棋的世界个人赛目前有5个之多,但至今尚未有世界团体赛,广州当然选择“饮头啖汤”而不是“拾人牙慧”了。这种说法的确很有道理,但却并非全部原因,本报记者认为,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决定了广州选择团体赛而不是个人赛,那是因为国内有两个重要的运动会已被取消——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智力运动会,这是本报记者在大连出席全国城市围棋文化论坛时,从与会的重庆棋院院长杨一那里得到的消息。
据悉,重庆原定于明年举行第5届全国体育大会,但早在去年12月,重庆方面就被告知此次体育大会被取消,而将于2015年在山东淄博举行的第3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被取消则是本月初才得知的消息。众所周知,由国家体育总局具体管理的综合性运动会有四个,分别是全运会、城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智运会,在“十二大”的新形势下,取消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智运会这两个非奥运项目的运动会,并将城运会与中学生运动会合并改为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实在是明智之举。
遗憾
“三棋”盛况难再现
全国体育大会有棋牌项目,全国智运会实际上就是棋牌运动会,取消这两个全国性运动会对棋牌运动的影响不可低估。再看看世界大赛,世界智运会在2008年于北京举办首届比赛后已大大缩小规模,去年8月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运会,项目与第一届一样,但桥牌所占比重比第一届还大,围棋项目规定只开放业余棋手参加,因此中国和韩国两大职业围棋强队皆未参加。更让棋界中人郁闷的是,将于明年在韩国举行的亚运会不设棋类比赛,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三棋全会”的盛况难以重现。
运动会上的棋类比赛更看重团体成绩,这是广州办世界级围棋大赛选择团体赛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在国内与棋有关的运动会被取消的大背景下,广州将世界围棋赛办成团体赛有其深远的意义,而填补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的空白也更具现实价值。广州计划于今年年底举办首届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具体的细节还未确定,但团体赛不仅是男子团体而是混合团体似乎已有定论,比赛的主办者和承办者目前都很注意各个世界个人赛的新情况,分析其利弊,为首届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提供借鉴。
参考
LG杯改革与国际接轨
前天结束的LG杯围棋棋王赛预选赛之所以能重新引起行家对世界围棋个人赛的关注,关键是其最新的改革。
与此前相比,本届赛事在名称、奖金制度、用时规则上都有较大变化。首先,从今年起比赛名称改为“LG杯朝鲜日报棋王战”,在冠名上增加了主办方韩国朝鲜日报,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仅由赞助商冠名。另外,原名称中“世界”一词被取消,也显得比较客观,毕竟目前的LG杯从本赛到预选赛均为中国队、日本队、韩国队、中国台湾队的棋手参赛,覆盖范围说是“东亚”更合适。此外,在奖金制度上,LG杯步BC卡杯、三星杯、百灵爱透杯的后尘,全面推行公开赛奖金制,取消了此前发放给参加预选赛的数百名棋手的对局费,参赛食宿由棋手自理,同时分别增加了进入本赛后各轮次的奖金。用时规则依然是每方三小时不变,但读秒由以往的5次1分钟改为5次40秒,开赛时间提前了一小时,午休时间减少了15分钟,体现了国际比赛用时缩短的趋势。
在目前5个所谓的世界个人赛中,带预选赛的公开赛已成潮流,只有应氏杯及春兰杯仍坚守国家与地区参赛名额分配制的传统。正是这种分配制让这两大比赛在表面上仍勉强维持其“世界性”。改为公开赛的LG杯、三星杯和百灵爱透杯,除中国队、日本队、韩国队、中国台湾队的职业棋手参加外,便没有其他棋手了,他们不参加公开的预选赛,最主要是不想自掏腰包来个“一轮游”,而名额分配制之下的欧美代表棋手虽然也是“陪太子读书”,但那是邀请赛制,不但食宿交通全包,还有对局费。作为这一类比赛,究竟是以参赛名额分配制来保持“世界性”,还是以彻底的预选公开赛制来保证比赛的高水平,外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已趋向达成共识,那就是作为职业围棋比赛,一定是预选公开赛优于名额分配制,在东亚地区职业围棋水平很高,世界围棋水平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如果要搞世界赛,就该多举办世界性的业余比赛,这对围棋的推广作用更大,而不是扎堆赞助职业比赛,有心赞助围棋世界性大赛的企业应当多思考这一问题。
呼声
广州办赛重在棋文化
世界个人赛在这一方面的难题也同时是广州举办的首届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的难题,如果仅仅是职业比赛,就将只有东亚的中国队、日本队、韩国队、中国台湾队参赛,称为世界团体赛实在过于勉强;而如果又要照顾世界各大洲,每个洲出一支代表队的话,就势必造成职业高手与业余棋手同台竞技的奇景。在广州亚运会上,古力遇上自己让九子也能轻松取胜却必须分先的场面虽然过于极端,但职业棋手与业余棋手一同比赛肯定令双方都难受。是否可以改变思路,创办一个职业棋手不许参加的世界业余围棋团体锦标赛呢?这样,全世界业余棋手的积极性都会大大提高,对围棋在世界的推广会更有作用。
本报透露广州要办世界级围棋大赛后,有棋迷发帖子称:“公开赛好看、公平,确实是潮流,广州的比赛千万不要逆世界潮流啊。”无论是职业比赛还是业余比赛,始终是公开赛最为人称道,只要不把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混在一起比赛,即使同在一个大比赛之内也分组进行,就都各有价值。而对广州而言,可能世界业余围棋团体赛更有价值,因为广州举办世界团体赛,重竞技更重文化,双方的互动是广州棋迷与世界业余棋手的乐事,棋迷广泛的参与是比赛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之一。因此,只要主办者打破思维定式和本位主义束缚,从世界围棋推广普及与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问题,就一定能拿出一个令棋迷满意的方案,广东棋文化促进会的出发点就是促进棋文化。本报记者始终认为,棋类项目竞技与文化应是两条腿走路,不可偏废。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