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上周五一场“IPO重启”的乌龙让刚刚平静的市场再起波澜,市场对监管层的态度再度陷入“猜测”。目前,清查配资进程收尾,市场日渐趋稳。面对这样的市场,监管层的政策确已发生微妙变化。回顾即将过去的9月,证监会对不同领域态度迥异,有的愈“温柔”,有的更“严厉”。
审批方面,并购重组、再融资逐渐恢复,IPO则仍无重启迹象;清理配资方面,监管层的态度也从前期的严查严打、“限时完成”,转而强调“稳定有序”推进清理;监管方面,在加强查处传统违法类型的同时,也针对前期市场异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股市动荡让改革踟蹰,却让监管更坚决。
“IPO重启”乌龙背后
富凯大厦B座17层,来自全国各地的行李箱“占领”了整整半层。这些装满股票发行申报材料的箱子,里里外外,堆积如山。有的箱子上面,还摞了十几个厚厚的文件夹,层层叠叠,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刮起一场纸片雨。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李箱也越来越多。想上市的企业也在不断累积,但是具体有多少家企业,市场并不清楚——因为自7月3日起,证监会已经停止公布受理首发企业的数量。
截至2015年7月2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07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56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63家,中止审查企业6家。
随着市场趋稳,IPO重启的呼声再起。上周五(25日),一则有关“IPO即将重启”的消息迅速席卷社交媒体,但最终被证实是一场乌龙。
“今天上午我们刚接到协会通知,新股重启发行正在准备。”这则消息似是以券商口吻,描述中包括诸多细节,比如“新股承销相关办法将于近期修订完成,预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1、发行数量在2000万股以下的考虑直接定价发行,不再询价;2、新股申购时不再全额缴款,改在获配售后缴款;3、报价最高的剔除比例不再硬性规定至少10%,改由主承销商酌情确定”。
该消息还称:“我们将与协会和证监会保持密切沟通,配合监管层开展工作,随时关注进展,做好新股发行的准备”。
《第一财经日报》就此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求证,协会迅速辟谣称系谣言。“协会方面已经确认是谣言。”中证协相关人士对本报回应称,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经初步调查显示,该谣言主要经微信朋友群转发扩散,源头正在调查中。
“IPO年内重启可能性不大,市场还没彻底‘活过来’。”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当前市场极为敏感,对监管层态度不明确。所以,面对亦真亦幻的市场传闻,部分投资者还是会相信。
可以看到,今年6月以来的“股灾”及救市,已经让监管层的政策节奏有所改变。原本预计10月份通过的《证券法》迟迟没有二审,注册制也将继续延后。
9月24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会议间隙公开称:“《证券法》(修订草案)的二审最快也要12月,后面的三审以及出台只能等明年看了。”按原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的二审是在今年8月进行,但股市波动使得有关方面要更多研究经验教训,所以整个的进程向后推迟。
面对敏感的市场,监管层的改革态度也变得更加“温和”。
配资清查“松口”
从月初的“限时完成”,到目前的“平稳有序”,监管层对清理配资的态度已经明显趋缓。
7月12日发布的《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19号)(即19号文),明确了对“违反证券账户实名制”、“未经许可从事证券业务”的活动予以清理整顿的具体意见。前期,地方证监局负责对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自查情况的核实和现场检查,并督促其清理涉嫌违规账户。
证监会9月11日称,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浙商期货因未对外部接入的恒生HOMS系统、铭创系统、同花顺系统等第三方交易终端软件有效管理,未对客户账户进行有效管理,对其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华泰证券被没收1824万,罚款5471万,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胡智及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陈栋被警告,并分别被罚10万元;海通证券被没收2865万,被罚款8596万,零售与网络金融部原任总经理丁学清及邹二海等多人被警告并罚款;广发证券被没收681万,罚款2042万,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王新栋、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林建何等多人被警告并罚款;方正证券被没收872万,罚款1743万,信息中心负责人刘少明、网点运营部陆帆等多人被警告并罚款。另外,浙商期货被没收3万,罚款30万,技术运维部负责人郑杰被警告并罚款。
证监会对华泰证券等5机构的严厉处罚,让券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清查配资也更加重视。截至9月11日,共完成清理资金账户3255个,占全部涉嫌场外配资账户的60.85%;还有2094个账户尚未清理,持股市值约1876.27亿元。
事实上,在8月底9月初的清理阶段,各地监管机构对券商提出了不同要求,有的地方证监局还对券商提出了明晰的清理时间表。有机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9月30日被定为伞形信托的清理大限。“如果券商与信托合作规模在300亿元以下,9月底之前必须清完。300亿以上,10月底之前必须清完。”一位从事信托业务多年的机构人士告诉本报,由于300亿规模以上的项目非常少,所以原则上是在9月底之前基本清完。
券商则进一步向信托公司及其他场外配资,提出更加提前的清理时间表,比如华泰证券给中融信托的时间期限是9月25日,彼时将终止向中融信托提供任何外接系统的数据服务,而国泰君安给外贸信托的最后期限是9月16日。
截至9月16日,完成清理资金账户达到3577个,占全部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账户的64.30%。
“限时完成”提高了清理速度,但是也使得部分券商选择将外接服务“一断了之”,激化了券商与信托之间的矛盾,而这并不是监管层所期望看到的。
9月17日,证监会就“清理范围”问题对《第一财经日报》的临时询问做出回应,明确信托产品账户清理仅限于三类——在证券投资信托委托人份额账户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的信托产品账户;伞形信托不同的子伞委托人(或其关联方)分别实施投资决策,共用同一信托产品证券账户的信托产品账户;优先级委托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后级委托人以投资顾问等形式直接执行投资指令的股票市场场外配资。
同时,证监会要求券商不要单方面解除合同、简单采取“一断了之”的方式,并提出券商与信托公司可以采取将违规账户的资产通过非交易过户、“红冲蓝补”等方式划转至同一投资者的账户,或者取消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权限并改用合法交易方式等方法处理。
从证监会层面来看,对市场稳定的要求要高于对清理速度的要求。“现阶段,清理整顿的重点是尚未完成清理的场外配资账户。”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周五表示,目前证券公司及场外配资账户持有人大多积极、主动、认真进行清理,强行平仓比例较低,证监会将继续按照既定部署,“平稳有序”地推进场外配资清理整顿工作。
截至9月23日,69%的场外配资账户已完成清理,清理进度过半。
监管加码
“稽查局现在特别忙,领导要求查了就要有结果。”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此前曾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是称。
6月“股灾”之后,证监会监管层层加码,不但加大了对内幕交易、信披违法等传统违法类型的查处,还针对股市异动背后的违法减持、短线交易等加强了监管。经过前期调查,证监会在9月向市场集中披露查处结果。
9月11日,证监会宣布处罚2宗短线操纵证券市场案,涉及被操纵股票多达13只,包括“中科金财”、“如意集团”、“西部证券”、“开元仪器”、“奋达科技”、“鼎捷软件”、“暴风科技”、“雷曼股份”、“深圳华强”、“仙坛股份”、“新宁物流”和“银之杰”等。
9月18日,证监会再宣布处罚5宗操纵证券市场案,其中还包括“操纵ETF第一案”、“利用融券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第一案”。另外3案均是通过短线操纵方式影响相关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案件,涉及被操纵的股票包括“国海证券”、“中国卫星”、“苏宁云商”、“蓝光发展”、“信威集团”、“晋西车轴”、“江淮汽车”、“奥特迅”、“中青宝”等9只股票。
同时,证监会公布了对41起违法减持和短线交易案件查处的结果。其中第二批19宗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一致行动人及实际控制人违法减持和短线交易案中,违法超比例减持的金额最高为9.57亿元,违法减持的比例最高达7.81%。
9月25日,证监会再对9宗传统类型的案件做出了行政处罚,罚没款超过2200万。本次处罚的9宗案件,包括3宗内幕交易案件、2宗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件、2宗信息披露违法案件和2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虽然是传统违法类型,但是具体违法行为典型,证监会对其处罚也较为严厉。
比如,对其中的两宗操纵市场案,证监会均作出了顶格处罚。一案是自然人姜为操纵“甲醇1501”期货合约案。在2014年11月14日至2014年12月16日期间,姜为作为现货市场最大的甲醇贸易商,控制42个期货账户,采取集中资金优势、持仓优势,连续买卖期货合约,同时囤积现货以期影响期货市场行情,操纵期货交易价格。
“相较于一般的市场主体,现货商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地位,姜为控制多个期货账户,利用优势地位,采取多种方式操纵期货市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正因如此,证监会对姜为处以顶格处罚,同时采取了终身期货市场禁入措施。
另一案为自然人唐汉博操纵“银基发展”股票价格案。他控制12个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买卖、虚假申报等方式操纵“银基发展”股票价格,获利252.89万元。他被顶格处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前科”——曾因操纵市场被证监会处罚过,此次属于再犯。
股市动荡让改革踟蹰,却让监管更坚决。证监会上周五表示,将持续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信息披露违法、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各类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