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中医院今年计划投入逾百万元,送40多名医护人员到长春、北京等外地学习,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
“不能只盯着我这几年的任期,应该更看重县级医院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农安县中医院院长刘东明说,“希望不久之后,县城百姓也能享受到和省城相差无几的医疗资源。”
吉林省农安县有120万人口,离省会长春只有60公里。人口多,离省会又近,当地县级公立医院,并非是人们看病的优先选择。2011年,农安县域外转诊率一度超过20%,刘东明2012年刚接手院长岗位时,全院正住院的患者不足十人。
正在刘东明希望尝试改变的时候,农安县成为吉林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首批试点县。政府财政投入近3000万元帮县中医院重建了大楼,医院面积从原来的不到5000平方米拓展到如今的11000平方米。
“病房新了、大了,患者就医环境改善了,但要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还需要提升‘软实力’。”刘东明说。去年初开始,刘东明开始分季度、分批次派出医护人员到长春学习。
作为首批派出学员,脑病科主任孙玉凤刚开始谈到“游学”时,心里没底,“我年龄比很多老师都大,一方面向年轻人请教觉得没面子,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学不明白。”
经过刘东明几次思想动员,孙玉凤不但没有半路回家,反而开始觉得干医生这行,就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她掌握了脑出血急性期的合理用药方法,又指挥自己科室的护理人员掌握了鼻饲技术。回到工作岗位,孙玉凤的科室的名气越来越大。记者采访时数了数,她和心内科的住院患者加床超过百张,新添的患者床位几乎“包围”了刘东明的办公室。
这家医院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农安县中医院去年进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联体”,现在每周都有省城专家前来坐诊。去年完成的300多例手术中,由吉大一院专家担任主刀的占到十分之一。
农安县农安镇脑出血患者张立军的家属说,在县城既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还能享受到较高的医保报销标准,“对于这轮医改,我们农民打心眼里拥护。”
刘东明现在每天上班,都会和病床在他办公室周围的患者打声招呼,逐渐和不少患者成了朋友。“其实医患关系就是将心比心,刘院长对他的团队高标准、严要求,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负责,也肯定能获得我们的尊重。”来自农安县滨河乡的患者王贵新说。
今年,刘东明还派出两名医生分别到北京和开封学习,“我们希望能站在这个学科的前沿,医疗水平上不去,百姓看病贵、就医难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这几年来,刘东明的“助学”尝试正在收到效果,随着医生技能逐步提升,就诊人数越来越多,当地域外转诊率早已回落至10%以内,今年2月份的单月域外转诊率已降至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