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里的绿色诗篇
——来自宁夏退耕还林一线的报道(一)
光明日报特派记者庄电一
一株株杨柳、一排排柠条、一簇簇山桃、一墩墩山杏、一枝枝沙棘、一棵棵云杉,都把自己的根系深深扎进山坡,每一个枝条都长得粗壮有力。昔日一览无余的黄土地,都被这些植株所覆盖——这是记者近日在素以干旱少雨、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而闻名全国的宁夏南部山区见到的景象。
“山是和尚头,有沟没水流”“天上无飞鸟,地上沙子跑”,这些昔日描述当地景象的句子,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踪影了。
虽然是数九隆冬,宁夏大地草木凋零,但记者在这里分明看到了勃勃生机,也丝毫感受不到萧瑟、肃杀之气。乔木、灌木、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生态林、经果林,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壮美图景,演奏了一曲生态文明的大合唱。有的地方,云杉、侧柏、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组成可观的阵容,为大地抹上一片浓浓的绿色,以致让人一时忘了这里还是冬季。
这一切,都是退耕还林的杰作。
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国实施的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全国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这项浩大工程涉及全国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仅中央为第一轮工程的投入就超过4300亿元,全国受益农民1.24亿人。宁夏第一轮完成了1305.5万亩,其中,退耕地47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66.5万亩、封山育林68万亩。
在西吉县吉强镇套子湾村和红耀乡井湾村海拔1900多米、年均降水量只有400毫米的陡坡上,记者看到,这里的柠条、山桃、山杏、杨柳已经牢牢地把持住了水土,山顶、山腰、阳坡、阴坡都栽植了适宜的树种,构成了水土保持的立体防护网。
站在隆德县神林乡神林村南山的一个山坡上,退耕还林十多年的成果尽收眼底。林草茁壮,地表已经形成一层保存水土的苔藓。记者看到,南北两山上分别镶嵌了两行大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生态保护”,12个大字格外醒目,展示着当地人民的壮志豪情。
在彭阳县的麻喇湾,远近的山坡都被各种树木严严实实地覆盖了,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
退耕还林保持住了极易流失的水土,显现出难能可贵的生态效益。
西吉县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水土流失严重,一下雨便泥沙泛滥,甚至摧毁农田、冲断道路,形成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冲沟。现在,山坡上都栽上了树,修建了多道拦泥坝,基本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水平。
在西吉县境内,有一条时断时续的烂泥河。过去,一下雨便形成一眼望不到头的烂泥潭,泛滥起来更是令人苦不堪言。现在,烂泥河河床还在,只是难得再见烂泥了。
在彭阳县古城乡高甸村,当地将退耕还林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对荒山、荒坡、荒沟进行全流域治理,形成了乔木灌木配套、针叶阔叶结合,有近10个树种的万亩混交林。那里的每个山头都修建了一道道水平沟,所有山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鱼鳞坑。彭阳县林业局局长韩志琦对记者说:“彭阳县的降雨虽然稀少,但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小雨,留在鱼鳞坑里;大雨,拦在了水平沟里。由于雨水都被拦截了,地表也就形不成径流了,自然也就没有水土流失了。”
在隆德县神林乡南山,2003年栽植的云杉已经有4米多高了。县林业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那里的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85%以上,长达47公里的渝河,已由季节河变成了不断流的河流。不仅如此,县境内发源于六盘山的7条河流也都由季节河变成了长流河。过去很少见到的野鸡、豹子、豹猫和许多鸟类纷纷到这里安家落户,种群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在记者走访的几个县,多位乡亲讲述了二三十年前铲草皮、挖树根的经历。西吉县红耀乡蔡廓坪村65岁的王发祥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景:那时,十年九旱,地里没有收成,牲口没有吃的了,家里没有柴草做饭、取暖了,就上山铲草皮,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上山铲草皮。铲下来的草皮,好的喂牲口,不好的就留下来做饭烧炕。近处的草皮被铲光了,就到远处去铲,最远要走十来里路,要花上大半天时间。结果,山上的草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差,风沙越来越大,一下雨就成灾。隆德县沙塘镇新民村51岁的张军仁也有同样的记忆:那时,家里一没柴烧了,就上山铲草皮,两三天就得去一次。铲到最后,越来越难铲了,许多山坡上都无草可铲,费半天劲也只能铲到一小堆。由于无草可食,许多山坡都无法放牧了。
如今,生态环境好转了,农民也用上了太阳能、煤气灶等清洁能源,上山铲草皮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去的噩梦也一去不复返了。
已经在隆德县沙塘镇新民村当了16年村支书的李佐弼兴奋地对记者说,现在,村周边的树长起来了,草也长起来了,风沙小多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兴旺了。
韩志琦说,彭阳县最好看的季节在四五月份,那时,桃花、杏花、刺槐花、柠条花漫山遍野地开放,山上山下都变成了花海。近几年举办的山花节,前来赏花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有许多人甚至从北京、上海远道而来,去年的游客达到100万人。生态旅游,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新产业。
《光明日报》(2018年01月17日10版)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