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和新特征,对兰州的发展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新机遇意味着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政策的动力更为强劲;新挑战意味着必须更加自觉地转方式、调结构,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有所作为。日前,中共兰州市第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兰州市2015年经济发展勾勒出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改革、创新驱动的目标。
兰州市委、市政府综合分析研判,确定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略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坚持产业转型,力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全社会消费需求从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的趋势,2015要在全市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着重在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四个方面集中用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此外,今年兰州市将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科技部批复的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西部第一个科技创新试验区,是兰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平台。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个机遇,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个取向,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推进机制上。要深化厅市会商制度,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共同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科技服务业和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三大重点,进一步营造从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平台建设上。要依托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把孵化器建设作为产学研融合的突破口来抓,重点规划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彭家坪产业研发基地三个科技孵化器,使孵化器成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发动机”。三是在创新主体上。要突出市场主导和企业的地位,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推动在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形成企业与科技人才资源共需、共建、共享的联系机制,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向产业领域转化,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在合作共建上。要依托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在人才、技术、信息、项目、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引进和支持一批技术和项目在兰州转化、落地、生产。五是在政策措施上。要把解决融资问题作为一个关键,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采用定额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流入、股本金、奖励等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融资支持。
统筹新老城区互补发展
2015年兰州市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按照全市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规划,强化老城区服务功能、新区产业功能和郊区特色功能。一是统筹新老城区互补发展。在老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技术产业,在新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二是优化三区功能布局。兰州新区发展要加快产业集聚,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实施科技大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区、技术转移集聚区、人才宜业宜居新社区和商务配套等功能设施建设,促进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高新区发展要增强创新能力,按照“一区四园”的模式,重点提升东部科技城的要素吸纳能力,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出城入园”,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区发展要放大生机活力,按照“一区五园”的模式,以国际港务区建设为重点,加快铁路货运中心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集装箱中心站和保税物流中心等核心功能设施建设,打造多元化发展功能区。三是增强小城镇活力。要抓紧编制兰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强化三县一区中心镇和重点特色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对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全力推动企业环保设施升级改造
今年,兰州市将深度治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治理总的考虑是,稳定旧标准优良天数,提升新标准达标天数。一方面,开展现役工业源深度治理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治理,全力推动企业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实施西固、范坪电厂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加快二热电厂异地搬迁,扩大未供暖楼院集中供热率;另一方面,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交易,严格环保执法,对重污染企业实行按日连续处罚制度,健全治理污染的长效机制,力争城区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把水源地项目作为一号工程,集中力量加以推进,力争把进度往前赶。
其次,全力实施“畅交通”工程。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龙头,统筹抓好城市二环路、上跨下穿、黄河桥梁、道路疏解、区域交通、新建道路等重点工程,推动“139”路网体系更趋完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注重“硬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软管理”,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抓好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立完善的指挥监测系统,促进交通秩序不断改善。
推进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
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兰州市还将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上做文章。其中,将重点抓六件事,一是加快兰州中心、红楼时代、名城广场等高端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城市新地标。二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继续抓好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统筹实施环境整治、立面改造、慢行交通建设和夜景观打造。三是以南出口为龙头,深化城市六大出入口综合整治改造,建设富有特色的城市窗口新形象。四是持续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年内实施改造1.9万套,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2万套。五是加快城市规划展览馆、黄河楼、黄河母亲文化广场、兰州老街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城市景观新亮点。六是做好水的文章,积极推进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
在城市管理方面,就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创新管理方式,通过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着力解决“三不管”楼院等城市管理难题。二是加快“智慧兰州”建设,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和食品药品“智慧监管”等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提高各行业领域的服务管理水平。特别是开展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启动“三维管网”和“智能管网”试点工作。三是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政策平台,加快推进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全面完成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任务
在城乡统筹方面,扎实推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扶贫济困三个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特色富民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在壮大特色富民产业上。一方面实施百万亩高原夏菜建设工程,新增蔬菜面积3.5万亩;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以榆中北山为重点的20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和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二是在扶贫攻坚上。持续加大扶贫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实现9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全面完成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任务。三是在支撑发展的条件上。继续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引洮一期延伸配套工程,更新改造大型泵站7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解决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推进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施农村安全康居住宅1万户100万平方米,建成100个环境整洁村和10个省级美丽示范村。五是在农村改革上,要围绕土地确权登记,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向重点龙头企业集中,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一卡通”
在民生保障方面,更加扎实地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继续实施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万企计划”,强化就业服务综合标准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以高校毕业生和农村“两后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其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是统筹增加教育资源,新建、迁建、改扩建、配建和恢复中小学20多所,新增446个教学班、2.1万个学位。同时,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加快推进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三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抓好市一院、市中医院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兰州新区和东部科技城医院,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落实好新农合等医疗保障提标扩面政策。四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补助标准;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一卡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五是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拓展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进一步健全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新型养老模式。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和优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积案化解、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确保社会安全平稳运行。
推进新区综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今年继续坚持改革推动,以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首先,创新行政审批体制。要在推进落实市直部门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同时,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的做法,结合兰州新区被列为国家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的机遇,推进新区综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探索行政综合审批流程改革,采取“车间式”管理模式和“流水线”作业方式,实施审批流程再造,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近郊四区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国土、管理综合执法试点,选一个区开展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试点。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平台与电子监察平台的有效衔接,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国有资产整合实施方案》,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整合市属国有资产股权,组建粮油、建材、装备制造、旅游等行业集团公司。四是激活金融市场活力。
培育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我们看到,国家刚刚出台的“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明确兰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承担应有的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此,兰州将围绕国家赋予的定位要求,发挥向西开放战略平台优势,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首先,抓好两大功能性平台建设。确保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营;全力加快国际港务区建设,力争有实质性进展。其次,深化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重点是探索向外委托机制,培训一批“中亚国家官员”,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扩大境外招商,力争新引进“三个500强”、上市公司等知名企业投资项目3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2%以上。再次,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市场,特别是发挥产业互补优势,鼓励企业面向中西亚国家“走出去”发展,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额明显增长。最后,提升城市对外影响力。既要“有中生新”,充分利用兰洽会、马拉松等品牌节会,创新办会模式,丰富节会内涵,扩大节会的综合效应;又要“无中生有”,加快培育一批针对兰州产业特点的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品牌展会,带动和提升城市对外影响力和开放度。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