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端掉无人区盗墓团伙

时间:2023-09-11 19:3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半月谈 点击: 载入中...
  无人区一个盗洞,牵出一起震动全国的盗墓大案。7个犯罪团伙,32名盗墓贼被判刑。
  
  2020年8月31日,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部署开展为期2年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侦破盗掘古墓犯罪是行动重点领域。甘肃省敦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对一起案件扩线追踪,成功打掉7个流窜多省份作案的盗墓团伙,追回大批被盗珍贵文物。
  
  无人区古墓惊现盗洞
  
  2020年2月23日,敦煌市文保中心专职文保员王成又巡查到了敦煌市阳关镇西土沟古墓群保护区。这里人迹罕至,戈壁滩干旱荒凉,但地下埋藏了大量汉至魏晋时期的古墓。在长达千年的风沙吹拂下,高大的封土已变为一个个小土堆。
  
  王成拿起望远镜举目四望,突然,他发现一个浅浅的沙窝,像是被人挖开过。他警觉起来,上前仔细查看,确定这处古墓葬可能被盗,立即拨通敦煌市文保中心的电话,文保中心随即向警方报案。
  
  敦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贾国产是工作30余年的老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刑警大队民警赶赴现场。被盗墓穴地处风口,若再晚发现几天,盗洞可能完全被风沙遮盖。
  
  为尽可能获取详细物证,民警采取“笨”办法,重新挖开盗洞,用筛子将墓土一遍遍过滤,从中寻找物证。最终发现几个烟头和饮料瓶。但遗憾的是,这些物证鉴定结果作为该案直接证据,并未确定犯罪嫌疑人。
  
  当案件毫无进展时,民警在古玩市场上寻觅到踪迹。“有人在兜售类似文物的古钱币。”民警立即锁定此人,发现该男子长期在古玩市场徘徊,出售一些疑似魏晋时期的文物,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随即来到男子家中,在后院查获大量彩绘模印画砖及墓室构件,库房中还发现盗掘古墓葬所使用的工具。
  
  通过讯问,这个名叫王满德的男子承认了盗墓事实,并供述出其他团伙。警方见疑不放,持续深挖线索,一个又一个团伙浮出水面。最后,一个涉及30余名犯罪嫌疑人、7个犯罪团伙,辐射周边多个省份的文物盗掘、倒卖销赃链条呈现眼前。
  
  针对这个犯罪网络,敦煌警方开展千里追逃。他们历时2年,行程数万公里,抓回盗掘古墓葬犯罪嫌疑人31名、倒卖文物犯罪嫌疑人1名。通过这些案件,警方又追回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从敦煌流失被盗的文物。

  
  敦煌警方追回的部分被盗青铜古钱币/张睿摄
  
  如今,这些被盗文物静静地陈列在敦煌市博物馆的半地下仓库内,等待向世人们展出。它们有颜色鲜艳的画像砖,也有构造精美的龙首青铜器。“能够成功守护祖先遗留下来的文物,我们非常自豪。”敦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邓富成说。
  
  奉行“丛林法则”的盗墓世界
  
  敦煌盗墓案告破后,盗墓世界的面纱也被揭开。
 

  
  王满德及其同伙开掘的盗洞/张睿摄
  
  王满德年近四十,一事无成。他早年承包工程机械,欠了一屁股债。“总想着来大钱,看不上脚踏实地赚钱的工作。”王满德是邓富成在办案中接触的第一个嫌疑人,也是整起案件的关键突破口。
  
  盗墓团伙内部层级复杂,分工明确,有专门幕后出资的金主,也有负责打挖盗洞的工人,还有负责牵线、看风水、勘探地形的人员。王满德最开始是一名负责牵线的“地接”,他从全国各地招来各种盗墓团伙,作案轨迹遍布甘肃河西走廊地区。
  
  王满德和他的同伙,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三维地图观察墓葬区地形,确定大墓位置,然后动用金属探测仪、洛阳铲等实地探查。在一些偏远的无人区,他们会扎帐篷、拉煤炭,长期驻守当地。对于一些难以开挖的墓穴,盗墓贼还会用挖掘机、自制炸药等暴力开挖。“这往往给墓穴本身带来毁灭性破坏。”敦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崔鑫磊说。
  
  “盗墓行业里,本事越大分成越高。”王满德不满足只负责盗墓团伙的后勤保障。经过几年,他变为一个行内熟手,可以为盗墓团伙提供风水勘查、盗墓工具等。
  
  盗墓世界是一个没有人情、弱肉强食的世界。每次进墓,王满德都心惊胆战,他并不担心地下有什么,而是担心地上的同伙会趁机谋财害命。盗墓贼因分赃不均将同伙谋杀,或陷于墓穴的事情时常发生,王满德因此不信任任何人。
  
  这次盗掘西土沟墓葬,王满德和同伙下墓后,没来得及出手就被警方逮捕。目前,王满德一伙盗墓贼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三年不等的刑期,部分犯罪嫌疑人仍在法院审理阶段。
  
  规范整顿文物市场
  
  当前,文化市场活跃,旧货市场、古玩市场不断增多,收藏古玩艺术品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敦煌警方认为,因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被盗掘的文物很容易通过文物贩子在社会上进行倒手和非法交易,导致盗掘古墓葬的犯罪分子认为有赃可销、有利可图,不择手段地盗掘古墓葬。
  
  此次案件中,王满德等人经常通过境外网络聊天工具彼此串联,联系下家出手文物。针对盗墓犯罪高度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点,打击文物犯罪更需全链条发力,上下游综合治理。
  
  此外,野外遗存的保护也是一大难点。比如,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点266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是文物犯罪的高危区域。但这些文物点不少地处无人区,主要靠文保员定期巡查。
  
  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数十年的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认为,要进一步建立敦煌全域文物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推动乡镇派出所、文保员实现信息共享管理,一次发现就预警提示。此外,需提高文保员队伍待遇、装备等保障,提高巡查巡护频次和强度,筑牢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底线。半月谈记者胡伟杰张睿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丝路游”“乡村游”火爆,“旅游+”新消费兴旺 甘肃暑期旅
  • 甘肃敦煌:“两关”遗韵醉游人
  • 礼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多部门严守暑期校外培训机构“安全关”
  • 敦煌:大力推动研学旅游发展
  •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平凉调研数字化苹
  • 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甘肃敦煌举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