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体大体经历了陶文、甲骨文、金石文、竹木简、帛书、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这一演变的过程大约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其中从陶文到金石文演变了五千多年。这一时期,书体存在多变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事实上,书体是以象形、具象向抽象和理性的过渡。
最初的文字是刻画在陶片上的,这是现在流行的观点。其实,最初的文字是刻写在岩石上的,这些被称为岩画的画面记录了人类的最初生活及其对自然的敬畏。岩画大多以太阳、动物和人为主。2014年,由宁夏石嘴山博物馆在贺兰山高峰沟发现的230多幅岩画,已经具有中国象形文字的孑影。为什么象形文字存在于岩画之上呢?岩画和陶文相比,岩画的载体是自然的,而陶文则是人工的,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能够用火烧制泥巴,形成器皿,才能在上面画刻文字。
岩画的象形符号和画本生命是文字和书法的基本起源,由于从岩画中发现象形文字极少,学术界只能把陶文作为书法的最初始点。在此,我们仍然沿用约定俗成的观点,暂从陶文入手研究书法的起源和变异过程。
甘肃大地湾陶罐上的几个符号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痕。这几个笔画是中国文字第一次在人工制品上留下的痕迹,尽管我们至今无法破译它的全部意义,但它作为文字的源点却无可置疑。
随着大量考古的发现,越来越多的陶文面世。西安半坡、浙江良渚、山东城子崖、西安乐都、甘肃马家窑--先后发现了古陶文。从甘肃大地湾起历经五千年,陶文慢慢地变异为可以识别的文字。
相对于陶文,甲骨文无论是在字形、书体还是章法上,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沉淀,为后来的金石文做了必要的铺垫。但是,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上大多是枝桠、石片,文字的载体是陶片、龟甲、骨等等。青铜器的出现为书法提供了新的载体,大量留在青铜器上的篆书开启了书法的新纪元。
陶文由刻画到涂写是质的飞跃,它表明人们开始使用毛笔和颜料--这是书法的最初表现形式。
篆书的出现至少有五大特点。
1、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虽然篆书和陶文、甲骨文都有具象性、意象性等象形文字的特征,但是篆书对象形高度概括使之抽象。
2、宗法式向世俗化的演变。陶文、甲骨文、金石文大多是宗教祭祀的功能,篆书更多的是记事的功能。
3、贵族式向平民化的转变。
4、由多变性向规范化的转变。
5、书体增加了自我美学的感情色彩。
以陶片、骨片、青铜、木竹、帛为书写载体,制约了书法的发展,纸的出现才使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书写的面积上,纸为书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的选择。书写的传递上,纸可以随意的传递和传阅,表现为可移动性的阅读。此前,虽然简牍也可以随意地移动阅读,但是写在木片上的书法沉重、容量小,往往记述一件事情需要一大堆的木片,古人所谓学富五车就表现了这种意思。纸释放了书法的能量,使它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变得轻便起来。
严格意义上讲,篆书是一种宗法式的书体,表现的是贵族的尊严和统治的权威,现存的篆书大多是此等内容。周朝的礼崩乐坏、诸侯纷起和平民意识,在促使社会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了书法书体的改革。隶书的出现就是这种社会思潮的产物。
隶书是书法平民视角的书写状态,随之而来的五体书法的诞生。楼兰残纸就是这一变异过程的产物。五体书法不同于篆和此前的古体书法,如同秦王朝统一中国走到了历史转折点一样,书法也进入了转折的节点。平民意识的崛起使文字不再是贵族独自占有,书法也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各种的书体大量的涌现出来,呈现出了书法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经历了多种书体的试验之后,社会急需书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一标准不同于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强制规范,而是民间自发的相互承认的约定俗成。一、在字体上逐渐由隶书演变出“速写的隶书”--行书,进而有了具感情色彩的草书。二、俗字的大量应用。俗字事实上是民间自创的一种字体,被社会接受并广泛使用。三、章法上的创新。陶文大多以单字,甲骨文把字无规则地刻在龟骨上,金石文整齐排列如同算子,这三种都没有什么章法可言。只有到了五体书法才有了章法的变化创新,当然甲骨文部首的奇异变化在美学上值得研究的。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四、自觉美学意识对书法的影响大大加强。书法不再仅仅是记录的功能,也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自觉的美学使书法与人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综上所述,从陶文、甲骨文、金石文、篆文到五体书法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岁月。解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变异过程,对书法研究至关重要。楼兰残纸就处于这个变异过程的关键点上,对上它是由古文字向今文字异化的终结者,对下它是晋唐书法盛世的启蒙者和开拓者。如果把中国书法的演变比作链条,楼兰残纸是这个链条上承上启下的一环。从陶文到篆文再到五体书法,这是中国书法的原生态时期,楼兰残纸就是这一原生态时期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