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希腊哲学家经常提及的一个有趣悖论。
有一位母亲抱着心爱的孩子到河边洗衣服。一条鳄鱼偷偷地从旁边游近,并从她的怀抱中把孩子叼走。
失去爱子的母亲非常痛苦,哭泣着央求鳄鱼把孩子还给她。
“好吧,我可以把孩子还给你,但有一个条件。”鳄鱼说。
“随你什么条件我都接受,只要你能还我孩子。”救子心切的母亲满口答应。
“是这样,你猜一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如果你答对了,我就把孩子毫发无损地还给你。若答错,那你的孩子可就成了我的食物。”鳄鱼提出了条件。
这位聪明的母亲思索片刻,回答说:“你是要吃掉我的孩子的!”
“如果我把孩子交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我应该把他吃掉。”肚子很饿的鳄鱼显然有些高兴:“好了,这样我就不把他还给你了。”
“可是,这样你又必须把孩子还给我,因为如果你吃了我的孩子,我就说对了。你答应我说对了就把孩子还给我的。”母亲立刻反驳道。
“唉,是这么回事!那么……我该怎么办呢?”这下轮到鳄鱼不知所措了,结果被搞蒙的鳄鱼无可奈何地把孩子还给了母亲,这位聪明的母亲一下抱起孩子飞一般地跑掉了。
请你仔细地琢磨一下这个着名的“鳄鱼悖论”,你就会发现这位聪明母亲的智慧所在。她精心设计了对鳄鱼的回答为:“你要吃掉我的孩子。”这样,无论鳄鱼怎么做都会与其允诺相矛盾。如果把孩子还给母亲,她的话就是错的,那么,就应把孩子吃掉,也就是不还给母亲;而如果不还给母亲,母亲的话就是对的,那么,就应该还给母亲。这样,自大的鳄鱼就不自觉地陷入到还给→不还给→还给→不还给……的怪圈中,无论怎样做也不能摆脱。
当然,如果这个母亲不够聪明,只说成:“你要把孩子还给我。”那么她很可能失去自己的孩子。因为鳄鱼既可以交回孩子,也可以把他吃掉。如果鳄鱼交回孩子,母亲的话就说对了,鳄鱼就遵循了自己的诺言;如果鳄鱼足够聪明的话,它也可把孩子吃掉,这时,母亲的话就是错的,鳄鱼仍遵循了自己的诺言。由此可知,对于这种说法,鳄鱼无论怎么做都不用感到困惑。
怎么样?这个“鳄鱼悖论”是不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