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户张总的认识缘于一次行业交流会。不过我们交流的话题,都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我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没想到真对他那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起了作用。为了表示感谢,也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张总痛快地答应和我签订一个采购的合同。他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和你合作,我绝对放心。我心里想,第一次合作,我总得给他争取最大优惠吧。所以在我三番五次的努力申请中,老板同意把价格压低一个百分点。
谁知周一的例会开完后,顶头上司李经理把我单独叫到他的办公室“谈话”.说是和张总合作的事情,中间出了些“误会”,让我要有个思想准备。我心说,都要签订合同还能生出什么幺蛾子?
李经理说完后,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份合同,我一看,立马傻眼。这不是我和张总协议的那份采购合同吗?但签字双方的代表怎么一个是李经理,另一个是张总?我居然白忙活半天,给别人做了嫁衣,还被蒙在鼓里?而且定价那块,更是让我吃惊不小。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我方的售价竟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出了一万。也就是说,张总跟李经理合作,要比跟我合作多掏一万块--这是图什么呢?
我正纳闷,李经理和我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张总是他原单位的同事,两人有六年的交情。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联系中断了。前些日子,李经理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现了张总的足迹,两人互加了微信,又“亲密”起来。所以,在选择合作伙伴的问题上,张总的“天平”自然倾斜了李经理。
有了这样的教训,和客户打起交道来,我变得一万个小心。
很久不联系的客户刘总打电话来说,考察了几家公司的产品,还是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比较靠谱。为了避免上次的那种情况发生,我拐弯抹角地问刘总,你有没有朋友在我们这个行业任职?刘总笑着说,如果有熟人,我还找你?有了他这句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到了签订合同的日期,我精心准备一番。坐在办公室,就等着电话一响到楼下接刘总。可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刘总的人来,打电话拒接。直到很久以后电话回过来,小王,我跟你解释一下呀!我昨天晚上去参加同学聚会了。我同学的姐夫,居然是你们老板!所以我今天直接到你们老板办公室了。这时老板接过电话对我说,价格这块等咱们开完部门会后,再给刘总一个合理的答复吧……
我心说,圈子咋就这么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