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
■太平歌
太平歌即兰州民间春节期间晚上唱的小调。清咸丰举人马世焘诗云:"的是人间春不夜,满城都唱太平歌",可见咸丰年间已有太平歌。人们自发聚集街头,一人演唱,一人击太平鼓,一人击钹。一曲唱完,别人再唱,直至深夜。旋律简单,基调悲壮。歌词用兰州方言押韵,以七言为主,兼有八言、九言、十言的,一般二三十句一段,也有上百句一段的。长段多取材"三国"、"水浒"、"说岳"等,短段有祝愿风调雨顺的,也有幽默诙谐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兰州市文化局组织过演唱会。现会唱的人愈来愈少。
《太平歌》歌词选段:
身背葫芦面朝天,
腰挎板斧月儿圆。
不管宋王三道宣,
单听杨家把令传。
元帅有令将咱唤,
山东代穆走一番。
人行急,马行缓,
抖一抖龙缰紧加鞭。
正行走来用目观,
一只大雁带箭落马前。
我有心下马将雁拣,
又恐怕中了穆柯寨的巧机关。
镫里藏身把雁拣,
鹞子翻身上雕鞍。
■兰州鼓子
兰州人称三弦为"鼓子",原是伴奏乐器,后指兰州鼓子曲。兰州鼓子形成并流行于兰州地区,是中国曲艺颇具特色的曲种之一。它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蕴含着深厚的地方特色。
兰州鼓子出现于清代,它由兰州小曲、眉户与北京八角鼓相结合而形成,唱词典雅,用兰州方言演唱。目前,已搜集到的兰州鼓子曲牌约100多种,传统鼓子词约1000多个段子。
兰州鼓子的表演形式多样,有些段子只说不唱,有些段子则有说有唱。演唱时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辅以扬琴、胡琴、二胡、箫、笛等,小月鼓领头、击节。演唱者一般为一人,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演员的手势和面部表情也能给听众以美感。
从声腔上来讲,它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连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慢诉"的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的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的喜悦平和以及"罗江怨"、"叠断桥"的忧郁悲伤。再如提炼全曲精华的"鼓子头",叙述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发豪情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鼓子是兰州当地人的一大娱乐项目,无论是喜庆节日、请客宴会还是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都要演唱兰州鼓子。尤其是农村地区,能弹能唱者非常之多。许多人即使不能唱全,也能哼上几句。在平日的茶馆酒肆中,老兰州人也会自发聚起来唱上几句。 兰州鼓子有帮腔一说,唱到高潮时,听众们会自发一同帮腔,和声者可达数十人,声势宏大,场面甚是热闹。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兰州鼓子不仅被国内有关学者重视研究,而且还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浓厚兴趣。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美籍华人赵如兰教授,曾专程来兰录制兰州鼓子,她回到美国后翻译成英文放映,影响很大,得到了美国音乐家的高度赞扬,称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中国的瑰宝".2006年,兰州鼓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兰州鼓子将以新的姿态再次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六月六石佛沟花儿会
石佛沟花儿会是兰州地区新近诞生的有着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民间节会。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兰州市南郊,实则就藏身于五泉山三台阁之后,是离省城最近的天然林区。石佛沟因石佛而得名,地属阿干镇大沟村。
"花儿"是甘、青、宁及河湟地区特有的民歌形式,被誉为"大西北之魂",她的发源地在临夏(河州)的积石山县,与石佛沟的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自20世纪90年代,阿干林场举办首场花儿会始,至今已持续举办了十三届。
石佛沟形似一把折扇,沟内和两侧林区恰似翠绿扇面,从沟口到花儿会场一路建筑就像一把象牙扇柄。花儿会场设在沟内一处平台上,四周林海苍茫,苍松翠柏,葱茏青翠,青杠白桦,浓荫蔽日,是个消暑休闲、旅游娱乐的绝佳去处。
歌会期间,四方歌手,翻山越岭,纷至沓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在这清凉世界、天然氧吧里,歌手们引吭高歌,你唱我和,此起彼伏,歌唱之余,也不忘借机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花儿会开始,先唱传统老花儿:"花儿本是心里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头割掉碗大个疤,不死就这么个唱法。"或"上去高山看平川".然后唱花儿打擂台,最时兴的是即兴创作,眼前景,心中情,现编现唱,引人入胜。听众们如醉如痴,沉溺其中,未婚的青年男女更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忙着以歌会友,结识恋人。
石佛沟花儿会虽然起步较迟,但因地近省城、交通便利,已成为与康乐莲花山花儿会、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和政松鸣岩花儿会、青海大通老爷山花儿会齐名的陇上花儿歌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花儿爱好者的关注。
■小曲小调
榆中小曲,小曲在榆中历史悠久,先于秦腔和兰州鼓子。因其通俗易懂,流传面广,故深受榆中广大群众的喜爱。榆中小曲的基本曲调与陕西眉户有相近之处,但因用榆中方言道白,故具有浓郁的榆中地方特色。
小曲,当地俗称"地摊子",一般是在社火队表演后,演员围圈演出。小曲演出具有内容浅显易懂、演员人数不多、服装道具简单、不受舞台限制等特点,以群众喜闻乐见而见长,故而有广泛的群众性。
按曲调分类,榆中小曲可分为越调类和北宫类。用固定曲式演唱的越调剧目有《卖水》、《下四川》、《小放牛》、《钉缸》等,群众经常演唱的为越调类。越调类的一半程式是越调起,尾子落,中间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选用曲调。北宫类多由秦腔移植,曲调接近兰州鼓子,曲目有《二进宫》、《断桥》、《花亭相会》等。榆中小曲伴奏的主奏乐器是三弦,一人或二人,还有板胡、二胡、竹笛、扬琴等,打击乐用撞铃(罄碗子)和"四页瓦"(用四块竹板制成,双手各拿两块敲奏)。
榆中小曲的流传年代久远,有很多著名的艺人和演唱者,高手中不乏兰州鼓子的演唱艺人和秦腔演员,他们弹唱俱佳,为榆中小曲的发展和流传奠定了基础。
1991年榆中文工团排演了由丁述学编剧作曲的榆中小曲现代戏《背善改名》,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目前,在世的高手艺人们还在不断地整理、探讨,继续创作新的剧目,使榆中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西厢小调,因主要流传于榆中青城一带,又称"青城小调".它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约120余年。
西厢小调是清末青城张晓霞、李友等根据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唱本改编而成,因主要借鉴了《西厢记》的诸宫调,故定名为"西厢调",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民间流传的各种曲牌调,共编成了24个曲调和27折副本。
西厢小调的曲调有阶州调、越调、风筝调、太平调、河南调、银扭丝等多种。由于植根于民间小调并吸收各调精华,其音乐唱腔优美动人,曲折婉转,音调适中,顺口宜唱;剧本情节简短,出场人物少,容易排演,适合青少年演唱。
西厢调的演唱形式类似于西北广为流传的眉户小调。演唱时,有唱腔,有道白,也有动作表演。同时又有文武乐队伴奏。文乐队以三弦为主,辅乐为板胡、二胡、扬琴;武乐有板鼓、梆子、小锣等。
演唱时演员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扭动身躯,属于扭唱形式的小型戏曲;整个表演用联曲形式演唱,音乐优美动听,曲折婉转。另外,它讲究以词为曲,以音为调,以句末一字为韵,以"哎哟"、"可说"、"麽曰"、"太平年"等附加词为助音,演唱时不能加字减字,否则会失了其独特的韵味。
西厢调的剧本除董、王的八折《西厢记》以外,还有新加入的爱情故事、地方传说等,如《富贵图》、《写扇》、《渔舟》、《卖货》等19个折子戏。近年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西厢小调得到了大力的保护和发展,在当地先后成立了城河村西厢小调演出队和新民村西厢小调演出队,并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新编了《计划生育好》、《游青城》、《黄河兰州骄子》、《换亲》等现代题材剧本,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苦水下二曲,苦水下二曲也叫"调弦".苦水镇经济比较发达,大小型庙会上都有戏班演出,来祭祀各路神灵。通常情况下,一台戏的前半截用秦腔唱,后半截用下二曲唱。下二曲曲调近似秦腔板路,大的方面分花音、苦音二类,细分有尖板、慢板、摇板、二六板、滚白、阴司板等。武打场面中乐器与秦腔基本相同,只多一种乐器叫瓦子。瓦子就是四块竹板,竹板长约十二厘米,一手两块,瓦子背靠背,双手摇打。文场面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萧、唢呐、铜铃等,在尾音时有随唱、合唱。下二曲在苦水很受群众喜爱,唱起来悦耳动听,优雅流畅。
20世纪80年代县文化馆周群、杨培鑫等人及时抢救记录了下二曲曲调、谱、词,并将这一表演项目录入《中国戏剧卷》中。下二曲的传承人可查到的最早是王培德父子、王增邦、王锁久等老人和苗兰亭、苗立塘、施基昌,他们都有戏箱,表演技巧高,是清末、民国时期知名艺人。现代主要传承人有张贤德、邓富生、巨崇昭、胡学文、王晓英等。
近年来当地退休老师巨崇昭、胡学文整理了下二曲的曲谱,组织人员排演,重点整理和排演了《香山寺还愿》、《夜逃》等,使濒临失传的珍贵艺术得以传承。据《兰州民俗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