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当地时间6日下午三点,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正式开幕。乌克兰危机、对抗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中东难民潮涌入欧洲以及西非埃博拉疫情,这些2014年遗留的问题让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受到各方关注。据主办方统计,共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四百余名外交和安全政策代表将出席今年的安全会议,各方期待利用这个非正式的安全政策对话平台,化解当前国际上的矛盾和冲突。
2月6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2月6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2月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左)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与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握手。
2月6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6日早,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巴伐利亚庄园酒店已经开始戒备森严。今后两天,这里将是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主会场。慕尼黑市政府甚至因此出动了三千多名警力,在庄园酒店周边维持安全秩序。
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主题是“国际秩序的崩塌”。对此,主办方给出的简单说明是乌克兰危机对欧洲安全框架的影响,以及每况愈下的中东安全局势对欧洲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辛格认为,乌克兰危机对国际安全局势的影响无疑是最深远的,“在安排慕尼黑安全会议的讨论议程时,我们总是先将当下最紧急和重要的事件加入到讨论中,比如如何结束当前的乌克兰危机。同时我们也会在议程中加入战略相关的内容,例如讨论现在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来避免未来发生类似的冲突或者争端。我想,乌克兰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和影响将会成为今后两天慕尼黑安全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
伊辛格同时表示,国际秩序已经出现“裂缝”,各方需要共同努力修补这个“裂缝”。他希望,慕尼黑安全会议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为各方解决矛盾、化解冲突提供机会。而针对近日《纽约时报》披露的美国政府正在重新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的消息,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向乌克兰政府军提供武器无益于解决乌克兰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加剧乌克兰危机,“我谈谈时下最热议的武器运输问题。我相信,武器运输会加剧乌克兰危机的恶化,让我们更加远离乌克兰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乌克兰东部的人民已经遭受了太多苦难,因为在乌东部已经有太多武器的存在。”
对于乌克兰问题,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则表示,中方希望各方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对于乌克兰问题,中方主张各方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支持国际社会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所作的积极努力。同时,中国呼吁有关各方坚持政治解决方向,加强包容性政治对话、兼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全面、均衡、持久的政治解决方案。最后,中国也将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则否认了“国际秩序的崩塌”这一说法,并表示北约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维护地区和国际秩序的和平、有序,“我不认为国际秩序会崩塌,只要国际上还有机构为维护国际秩序随时准备行动着——监督国际规则,保障欧洲的完整、自由和和平。自北约成立以来,它一直在扮演着维护国际秩序的角色。而国际秩序正在面临挑战,我们也要尽力去保卫它。我今天要谈三点基础性的努力:保持北约的强大、与邻国维持稳定并拉近与俄罗斯的距离。”
7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将就今年的主要议题“国际秩序的崩塌”以及乌克兰危机进行专场讨论,舆论预计届时将有激烈的观点交锋和碰撞。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将于8日闭幕。
(国际观察)
慕尼黑安全会议聚焦三大热点
2月6日,素有防务领域“达沃斯论坛”之称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简称“慕安会”)将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拉开帷幕。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国际秩序的崩塌”。从官方发布的《201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及会议议程看,在乌克兰危机和全球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国际安全和秩序的走向成为这次会议的关注重点。
乌克兰局势成焦点
本届慕安会,围绕乌克兰危机展开的讨论无疑将成为重头戏,这涉及欧洲本土安全形势,也关系到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走势。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外长施泰因迈尔、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美国国务卿克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及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等乌克兰问题有关各方政要将出席。
如何全面履行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同乌东部民间武装去年9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订的停火协议成为眼下难题。在慕尼黑,各方将继续探讨解决危机的途径。
分析人士指出,本届会议还将涉及中东和平进程、伊朗核问题等区域性安全问题,这些地区性问题及衍生的连锁反应,事关全球安全形势和国际秩序。
反恐斗争受关注
过去一年,“伊斯兰国”、“博科圣地”与“基地”等极端组织仍是中东和非洲等地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新年伊始发生在法国巴黎的袭击事件则将欧洲大陆推向反恐前沿。国际社会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刻不容缓,本届会议将就此展开讨论。
“伊斯兰国”对当前全球反恐斗争构成最严峻挑战。2014年,该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迅速膨胀,造成地区局势动荡的同时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伊叙两国军队、库尔德武装都不同程度地与“伊斯兰国”处于交战状态,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多次对“伊斯兰国”发动空袭,但并未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上月22日,在伦敦召开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小组会议上,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呼吁西方正视低油价给伊拉克财政造成的困难及其对打击“伊斯兰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美英并未给出有力回应。
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美国及其盟友抱着“打击但不消灭”的态度,拒绝向叙利亚政府提供必要支持。
到底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打击“伊斯兰国”将成为本次会议一大看点。
此外,法国《沙尔利周刊》杂志受袭事件震惊整个欧洲,各国陆续提高反恐级别,并对难民、移民政策进行反思。受“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等极端组织煽动,部分欧洲青年前往中东参与恐怖活动,其中一些人在接受恐怖组织系统培训后返回欧洲,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如何防范恐怖主义思想渗透、区分极端主义者和移民群体、使欧美国家避免社会矛盾积累等问题都备受本届会议与会者关注。
回归欧洲本土安全
慕尼黑安全会议始于1963年,前身是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随着议题不断扩展,慕安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高规格的安全政策论坛。
受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势力抬头、难民和移民大量涌入、经济增长乏力等内外部因素影响,欧洲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2014年对欧洲安全是一个“黑色”的年度。
今年慕安会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将回归欧洲本土安全,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多场讨论将围绕欧洲安全局势展开,其中围绕“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安全”将举行两场讨论会。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认为,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势力与美国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有不同的政策优先选择。德、法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希望俄罗斯被危机彻底拖垮,也不希望看到欧洲因乌克兰陷入长期分裂,因此正设法寻找化解危机的妥协方案。
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将迎来数百名国际安全与政策领域人士,涵盖政府首脑、外交及国防部门要员、国际关系领域专家学者及主流媒体负责人。尽管会议更多是“务虚”,但它为各方提供了一个交流观点和表达立场的平台,将为研判国际安全形势走向提供重要信息。(新华社)
背景资料:
慕尼黑安全会议面面观
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简称“慕安会”)6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开幕,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国际秩序的崩塌”。
【创办初始】
慕尼黑安全会议,简称“慕安会”,由德国人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在1962年创办,其前身是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首届会议于1963年举行。创办初期,慕安会是西方政治、军事界的一个自由论坛。论坛主办方邀请一些国家的部长、议员、武装部队高级代表和媒体代表参加,重点讨论欧洲与美国关系中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除1991年和1997年外,慕安会每年举行一次。
【论坛发展】
随着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慕安会关注的重点已不仅仅局限于跨大西洋关系,而是更多地关注全球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维护地区稳定、新能源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等。
1995年,慕安会首次邀请俄罗斯代表与会,并首次提出北约东扩原则。1999年,慕安会扩大了与会人员的范围,首次向中东欧国家和商界代表开放。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和平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观点交锋】
随着议题不断扩展,慕安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高规格安全政策论坛,是各国高级防务问题官员及专家就国际重大安全问题阐述立场、交换意见的重要平台。
由于明确的“纯论坛”定位,慕安会没有决议,没有宣言,与会者所要做的就是发表观点,畅所欲言,不同主张和观点均在这里激烈交锋。
2003年2月,德国外长菲舍尔在慕安会上对美国“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2007年2月的慕安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公开抨击美国的外交政策,称美在全球滥用武力。2013年,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在会上提出欧盟应建立完全由议会掌控的“欧洲军”,但遭丹麦政府的反对。丹麦认为,派兵问题属各成员国议会权限。
【中国参与】
1999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慕安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受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委托在会上发言,阐述了中国在国际安全政策方面的立场。
上世纪末,中国领导人针对冷战后国际安全问题的新特点,明确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不但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还日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
2010年2月,时任中国外长杨洁篪出席慕安会并作开幕演讲。这也是中国外长首次出席这一会议。会上,杨洁篪呼吁国际社会在多极化、全球化进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合作的姿态谋对策。在此平台上,中国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让与会者明白中国在涉及核心问题时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