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在60年代是一项很好的职业,当时的司机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出师,比起现在的司机当然更加技术过硬。而现在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几乎家家都有了这种代步工具,拿到驾照的人越来越多,技术上肯定比不了老司机,但汽车时代的汽车文明却被新一代的司机所接受。
老司机开车就是当时最棒的职业
李明是一位47岁的“老”司机,拥有25年的驾龄,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00万公里。李先生说:“老婆爱坐我开的车,说是心里踏实。她不体谅开车的辛苦,认为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经常是我出差或下班刚到家,她就会提出开车出去办这事办那事。现在出租车满街,很方便,何必非等我开车不可,烦呀!坐在车里我俩经常感慨,做梦也没想到咱这辈子也能有车,而且居然也会开车!过去司机这个职业多牛啊!”
李先生1968年下乡那个农场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农场只有运货卡车,现在叫载货汽车。交通极为不便,人员出行,多为步行或搭马车,如有幸遇上司机开恩,搭上卡车,坐或站在无顶盖的货厢里,日晒雨淋寒风彻骨尘土飞扬都不会影响好心情,兴奋如同现在坐上奔驰宝马奥迪。想搭顺风车不容易。早上在汽车队门前先得讪讪地打听有没有去自己目的地的车,司机是哪一位师傅,要认准目标车和人。此时司机都在作出车准备,眼光是散的,对周围的知青视若无物。知青们开始递烟搭讪,司机接烟点火,一言不发。继续递烟继续抽,大约半小时后该出发了,碰上厚道的司机头一摆嘴角朝货厢方向一努,他们就爬上货厢里去了。不走运的时候,司机看他等众知青不顺眼,或是他这天心情不好,丢下一句“我不去那里”就把车开走了。那时挺怕司机开口,不说话还有希望,一张口就完了。如果想在路上搭顺风车,女知青有可能,男知青别奢望,所以就有男知青埋伏在路沟里,女知青出面拦车的事情。当时农场的司机地位很高,是农场干部子弟首选职业。有一实例,1971年时,有一位农场本地司机,场部领导提拔他到一个分场做场长,他没同意,选择继续当司机。他下乡的这个农场是县处级农场,分场场长相当于科长,所以那时司机的地位可以说相当于正科级。
80年代初的司机地位也很高。李先生住在地县,是单位的房子,距城里上班地点20公里。每天早晚要开这个单位进城接送职工的班车,同行的都是家在地县这家单位,上班在城里的。他当时学车就用了4年时间,练车2年,实习2年,终于出师。他开车的时候不许乘车人说话。常坐车的人守规矩,偶有交谈也跟地下党接头一样。碰上不常坐班车的人不知规矩,他就把车停在路边,然后说你们说吧,说完我再开。全车顿时无声,静等他气顺了再重新上路。
90年代末,轿车进入家庭,满街都是车,胳膊腿健全的都去学开车,会开车已经不算特长,专业司机地位开始下降。李先生有个同事从部队复员回京,在单位工作主要是开车,后来转成干部编制。这位同事后来最反感的就是别人叫他师傅。师傅这词过去主要用于司机尊称,一叫他师傅他就认为别人把他当司机了,忽视他的干部身份,很生气。现在大的国有单位的司机愿意给领导开专车,起早贪黑很辛苦,不过油水也大些,误餐费、小礼品什么的也有些。企业司机地位可是一落千丈,老板不满意立刻走人。最关键的是现在交通发达了,没有人再求司机搭车了,不再被人求了,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
驾驶陋习多老司机更易出事故
记者采访了近20名私家车主,多数司机对大货车、大客车、公交车最怵头,在这些大车面前,发生车祸多是轿车损失惨重。
司机王先生已经开了9年车,说起交通事故,他滔滔不绝。“车多了,路况差了,很多司机就学会了一些坏毛病,加塞、抢黄灯、突然变道等增加了很多车祸。”“晚22时至早上5时这个时段,在城郊接合部等区域,由于车速较快,司机驾驶疲劳,加上路面车少,司机容易出现麻痹心理,出现人员伤亡严重车祸的几率会明显增加。这个时间段对于司机来说尤其要注意。”交警部门表示。驾龄6-10年司机事故率高。
记者调查发现,新手出车祸的几率要比一些老司机少。除驾驶经验不足外,新手一般都会遵循驾驶规则,不能及时判断路况、应对紧急事故时手忙脚乱也成为了事故隐患,但新手速度慢,发生的事故多为小刮小蹭的事故。
兰州东岗交警大队一名民警告诉记者,驾龄6-10年的司机说老不老,说新不新,这部分人之所以发生事故多,甚至比新手还要多,就是在于麻痹大意和驾驶陋习多,新手超速、加塞等行为少,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几率就降低了不少。
另外,行人在横穿马路时不走人行道,而是乱穿机动车道,驾驶员由于视线受阻,往往对突如其来的行人躲闪不及,进而紧急刹车引发追尾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汽车时代年轻人崇尚汽车文化
新生一代的司机开车只是一种技能,有大批大批的年轻人拿到驾照,技术上也许比不过老司机,但在对汽车文化的理解与适应上却较为容易。
作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伙伴,汽车在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种种问题,特别是交通安全事故,越发引起社会关注。在车流汹涌的汽车时代,需要怎样的驾驶理念?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8岁的马力东,是客运公司的驾驶员。作为“安全行车百万公里”的年轻司机,他的理念是——平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关键时刻才能冷静、果断,从而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前不久,他开着客车从济南去青岛,在济青高速公路淄博段,前方一辆货车突然掉胎。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车辆都在快速行驶,前面的突然停下,后面的却停不下,往往造成连环追尾事故。然而,货车掉胎没有给马力东驾驶的车辆带来任何危害,因为他始终保持了安全的刹车距离。
保持安全的刹车距离,就是他的开车习惯之一。在这次紧急处置中,他所做的只是平稳刹车,车子停稳后还离前方事故车辆二三十米。
哪些是良好习惯?马先生列举了一些:不超载、不超速、不疲劳驾驶、调控好情绪,遵章驾驶等等,甚至开车之前睡个好觉,都是他的经验之谈——在家里他单独睡一个房间。对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他的提醒是:“在不断提高驾驶技能的同时,更要严格地遵守交通法规!”
年轻人的驾车文明来源于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事故之险猛于虎。“你见过依维柯被前后撞击而成为‘饺子’吗?你见过坚硬的槽钢被撞成‘麻花’吗?”这是马立东回忆小时候学校里交通安全课时,交警叔叔告诉他们说,交通事故破坏力巨大,人也好,车也好,都是非常脆弱的,车子不堪一击似“纸糊”。
平时走南闯北,他也看到过很多交通事故。眼睁睁看着人被碾进车下,他谈起来总是痛心疾首:“一个事故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每一个事故的后面,都是财产的损失,人员的残疾,家庭的破碎,老人和妇孺的眼泪。”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司机们确实应该重视汽车文明。事实上,就拿驾车者素质来说吧,普遍存在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缺乏遵章守纪理念的情况,而且在礼让方面,做得尤其不够好。记者在十字路口蹲守2小时发现,多数较为年轻的驾驶员行驶至斑马线,一般会主动减速,等确认安全后才通过。当驾驶员看到有行人欲过马路而不敢过时,会立即停车,并挥手示意,让对方放心通过。可多数年长的司机便缺乏这种礼让精神。老司机想用自己高超的技术找到出路,而恰恰因为驾驶员的争抢,导致斑马线、十字道口等处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驾驶员需要提高的,当然不仅仅是个人素质,还有驾驶技术、应变能力等,同样很关键。
“先做人,再做事”,是司空见惯的老话。可是一经杨师傅的口,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杨师傅是一所驾校的较为年轻的教练。从1984年9月开始开车,他的驾龄虽然只有8年,可他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仅有的几次车辆刮擦,也都是别人的责任。
今年6月30日,他自己的车在跑了45万公里之后,才第一次大修,花了1748元。车跑到这个公里数,别人至少要大修两次,有的甚至要大修三四次。对此,他颇感自豪:“减少维修,肯定省钱!”减少维修的前提,是减少事故。减少事故的前提,则是“先做人,后开车”。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杨师傅秉承着自己的理念,低头做人,老实开车。每到限速路段,他都按照标示要求做,时速从来没有超过120公里,等信号也从不乱变车道。他说:“开车就得沉住气,狂躁、浮躁可不行!”
陈志宏是东岗交警大队的民警。他所在的东岗交警大队一年要处理不计其数的大小事故。陈志宏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别人不安全,自己也不安全”。
“驾驶员要保证别人的安全,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陈志宏认为,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于漠视别人安危而造成的,最终自己也成为受害者。比如,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驾驶人要在车后一二百米的地方设置路锥等标志,用以提醒后面的车辆。可是,有些人不按要求做,或者标志不清晰,后方司机开始是看不清,走到跟前看清了,也晚了!像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大货车追尾,后面车辆的驾乘人员很难生还。
驾驶员的开车行为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牵扯到了别人的安全。陈志宏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想,社会整体的安全程度就会提高。
陈志宏觉得汽车时代的汽车文明,要靠所有交通参与者来共同创造,包括行人,可事实上,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样很淡薄,擅闯红灯、乱穿马路等现象时有发生。也有好多事故的发生,是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尤其是社会上,鲜有哪个单位或部门主动组织本单位、本部门人员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更别说进行安全出行演练了。可事实上,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学习,有驾校负责指导,还有交管部门在驾照考取时进行把关。有时候,交警的一个纠正,或者说几句批评,很可能触动驾驶员,使其加深对“交规”的理解,今后不再违章行车。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