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文物局当时雇佣挖掘机在耕地里开挖古墓的场景。本报首席记者 董开炜 摄
嘉峪关一农民在自家耕地里发现一座古墓后及时报告,文物部门经过4天时间的清理发掘,发现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和几十件文物,这原本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可是,文物部门因未能填埋墓坑影响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向本报反映这一情况的农民家住嘉峪关市文殊镇团结村九组,今年48岁。
11月12日,茹世国雇佣一辆铲车在自家的一块耕地里平田整地时,发现耕地下方有疑似古墓葬的物品,便向嘉峪关市公安局文殊派出所进行了报告。嘉峪关市文物局遂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勘察,判定耕地下方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魏晋古墓,距今约1700多年。随后,嘉峪关市文物局组织力量经过4天时间的挖掘清理,出土獬豸、顶灯、瓷碗等青铜器、瓷器文物20多件。
本报11月16日曾以《农民平田整地挖出魏晋古墓》为题进行了报道。然而,事发后一个多月过去了,茹世国在向本报反映时称:文物局挖了古墓不填坑,他的索赔请求迟迟得不到明确答复。茹世国告诉记者,当初他雇佣铲车挖沙换土就是因为墓坑上方多是沙土且经常渗漏水,现在1亩多耕地里被挖开一个长12米、宽5米、深3米左右的大坑,他必须得雇佣人力和铲车换土填坑,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另外,即使填埋了墓坑,耕地会因浇水而下沉、渗漏,今后两三年内,肯定会因地基下沉等原因而影响产量。茹世国算了一笔账:雇佣铲车从嘉峪关市区到古墓现场,台班费至少1000元左右,挖掘机每工作1个小时就得支付工时费300多元。据此,茹世国要求文物局给予5000元左右的补偿。
“我先后3次去文物局交涉,文物局只答应给我1500元补偿款和500元雇佣铲车的费用,我不能接受。”茹世国说。
记者12月19日在发掘了古墓的现场看到,那个硕大的墓坑“人去坑空”,几堆沙土在耕地里堆放,耕地面目全非。当日,嘉峪关市文物局文物科负责人答复:当时发掘结束时,文物局打算让他们雇请的挖掘机填埋墓坑,可茹世国知情后以“补偿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为由进行阻挡。该负责人说,填埋墓坑雇人雇机械花费1000元左右,造成的损失按面积和当年当地农民的亩收入计算,2亩地一年补偿1500元。按照这样的标准,文物局将尽快和茹世国协商给予补偿。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