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山道弯弯。在群山的环绕之中,一个个新建或翻新的窑洞、院落,在冬日的阳光下颇为醒目,显示着当地生活的变化与改观。这里是甘肃革命老区华池县。经过当地政府和扶贫部门的精准扶贫,部分山区农民在2015年实现脱贫之时,也圆了自己的住房梦、饮水梦、洗澡梦。
走进华池县乔川乡黄蒿长村农民徐生贵家,新建的5孔窑洞都贴上了瓷砖、垒砌了新炕。在其新建的厨房内,65岁的徐生贵和老伴坐在砖炕上加工着新收获的红辣椒,和谐而温馨。
砖炕边,十几个水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徐生贵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先吃水要到山沟里的泉眼去拉水,一个来回有5公里远,要耗费4个多小时。没办法,只能备上这么多缸。” 徐生贵说。
徐生贵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在当地实施的精准扶贫中,依托国家给予的农村危旧房改造专项资金,他家盖起了5孔砖窑;依托华池县山区农村饮水扶贫工程,他家与村里其他40多户贫困农民一样,接通了自来水。
“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地去拉水了。”徐生贵颇感欣慰,“拉了一辈子水,没想到老了还用上了自来水。”
更让老徐意想不到的是,2015年8月,乔川乡政府还依托国家扶贫专项资金,为他家和其他贫困户建起了浴室、提供了太阳能热水器,让他和家人实现了未曾想过的“洗澡梦”。
“今年家里盖了洗澡间,第一次我还不会用。热水出来烫得很,凉水又冰得不行。最后让儿子帮忙才调好水温。”说起自己第一次在家洗澡、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洗澡往事”,徐生贵心满意足,“活了六十几岁还没洗过澡呢。那次洗完澡那种轻松、那种舒适,真的说不出。”
原来,受制于水,徐生贵和村里的乡亲一直没办法洗澡。“以前身子脏了,只能是烧些热水,随便洗洗擦擦。”徐生贵说,“现在能洗上澡,还是在家里,简直像做梦。”
在山区面积达80%以上的华池县,像徐生贵和黄蒿长村的众多贫困户一样,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观念的束缚与制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目前全县还有56个贫困村、2万多人需要扶贫。
华池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军介绍,华池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县,全县总人口13.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78万人。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农民早日脱贫,我们经过摸底调查,已诊断出这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杨军说,针对他们因灾、因病、因学、因房及缺技术、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等不同致贫原因,当地政府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计划到2017年底,努力让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7725元以上,让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