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又有新进展,考古人员近日发现了大堡子遗址区域内目前看来最早的秦人墓葬。
今年5月中旬,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开始对编号M31的墓葬进行了发掘。领队侯红伟说:“近期发现,这是西周晚期的墓葬,这也是大堡子遗址内目前看来最早的秦人墓葬。”
侯红伟介绍,这座长为4.1米、宽为2.2米的墓葬为东西朝向,墓葬总深度10.5米,其中垫土4米,墓葬6.5米。葬具为一棺一椁。墓主人采用的直肢葬是嬴姓宗祖下葬的典型方式。墓葬主人腐毁严重,已难辨认。墓主人曾佩耳玦,腰间系有玛瑙珠。
除了墓主人的随身物品外,墓葬中还有多种陪葬品。侯红伟说,墓葬中发现2岁至4岁的小孩呈跪服姿态做“人祀”,用活人祭祀说明墓主人绝非寻常百姓。此外,墓葬中还有20多件陶器,2只殉狗,以及2个秦墓中少见的陪葬品牛头。
侯红伟说,这一墓葬确认了秦人曾在西周末期在西汉水上游生活的历史,这也为下一步研究秦人丧葬制度提供了资料。
据介绍,大堡子山曾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有过两次大规模的调查发掘活动。1994年的抢救性发掘勘探出大型墓葬2座、车马坑1座及中小型墓葬9座。2004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启动了以大堡子山遗址为中心的早期秦文化调查发掘项目,2006年发现的“秦编钟”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据了解,在秦始皇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秦帝国之前,秦人曾在西汉水上游的大堡子山一带生活。上世纪90年代,大堡子山遗址惨遭盗掘。1994年起,文物部门加大了对大堡子山的保护力度,并于1996年将其确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今年4月、5月,在中法两国政府及法方人士的合作下,流失海外的32件出自大堡子山的金饰片归国,大堡子山再度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