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个中科院“公众科学日”来临
院士亲自“上阵”做科普 数千人开启发现科学之旅
大西北网5月15日讯 5月14日,中科院第十二届“公众科学日”启动。社会各界人士、大中小学学生、学龄前儿童数千人慕名前往中科院近物所、寒旱所、兰州化物所、兰州油气资源中心等中科院兰州分院各研究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聆听中科院兰州分院六十余年的科学故事,近距离感知科学世界的奥秘,发现科学之美。很多人都为能有机会走进我国为数不多的国家实验室之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一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这一“国之重器”而感到庆幸;为能有机会聆听院士专家深入浅出的科普报告感到受益匪浅。
赖远明:科普是院士的三大责任之一
14日早晨8时30分,离第一批预约到所参观的科中学生前来还有半小时,身着“公众科学日”科普志愿者T恤的中科院院士、寒旱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已提前进入所寒旱区科技创新馆,在展板前逐一对各部分内容最后一遍认真核对、背“台词”。
“大家看,这几位是寒旱所老一辈科学家。”率先提出青藏高原季风的高由禧院士、沙漠学和地貌学家朱震达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院士,赖远明娓娓道来每位老科学家的功绩,特别讲到施雅风院士以80多岁高龄还在坚持做科研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赖远明激励在场的科中学生要向这些大科学家学习,为自己的人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院士的责任有三,除了推动中国科学进步、为国家发现人才,另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参与科普,把科学研究成果向大众介绍,传播科学知识。”赖远明非常热衷于做科普,喜欢和青少年科学爱好者打交道。他告诉记者,自己能走上科学道路,得益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8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以及当时经常宣传的陈景润、华罗庚等大科学家,让还在上高中的他对科研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工作和努力,使青年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为他们将来走上科研道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科研人员各显身手“吸睛”
仅14日上午,就有1500名普通公众进入中科院近物所参观。宇宙射线探测、显微镜下观察天竺葵花蕊等等小科
学实验受到小朋友的追捧,普通市民和中小学生去参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环道,大学生听科普报告。该所总体室杨维青是讲解员之一,当天上午带领三四拨社区居民和学生进入加速器环道,逐一讲解重离子加速器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国防等方面的作用。
兰州化物所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身着警服的甘肃政法学院学刑侦的四五十名大二、大三学生。在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他们听得格外仔细。带队的女老师告诉记者,化物所的许多仪器在刑侦上都有大用处,比如进行毒品分析。
“用稀有气体质谱计,可以分析出气体来源,举个例子来说,可以精确查出气体来自鸡蛋清还是鸡蛋壳。”“为什么过去用煤气罐,锅底下总是油乎乎的?因为煤气分子量大,燃烧不完全。煤气泄漏千万不敢点火,因为它在空气中浓度达到5%,就会爆炸。”“深入地下1000米,那里的温度将比地表高出30℃。”兰州油气资源中心的公众科学日是从13日下午开始的。当天下午有200名宁卧庄小学五年级4个班的师生到该所参观、听科普报告,孟仟祥、李中平等科研人员通俗易懂地讲解令孩子们茅塞顿开,不时记笔记、提问题,现场互动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