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中国民营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后,现又站在新的起点,面临诸多挑战。结构的调整,战略的制定和修正,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创新等问题摆在每一位企业家的面前。
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使命与尊严共存,机会与挑战同在,创新和颠覆并举,该如何突围?
8月26日,由甘肃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甘肃省工商联 甘肃省社科联主办,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联合甘肃宏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甘肃民营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在兰召开。论坛主题为“重塑格局”—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现状、短板与出路。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建君特邀担任此次主讲嘉宾。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随着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民营经济发展又面临新的诸多挑战,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结构的调整,战略的制定和修正,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创新等问题摆在每一位企业家面前。民营实体企业该如何进一步振兴?在大竞争的格局中如何构建产业新体系?如何夯实转型发展的基础动力?这些问题,都是关乎转型发展的热点命题,与每一位企业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张建君表示,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未完全消退,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并不显著,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潜在经济增速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加剧、生态环境倒逼等严峻挑战,中高增速、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突出特点,这不但要求扩大内需,更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体系的转型升级。
目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大;融资难、融资贵;业务成本、利息支出等经济成本上升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在中央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实践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依然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然,也应该看到,民企发展正在转入新阶段:粗放发展阶段;分享国企改革红利阶段;公司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阶段。因此民营企业要有决胜新常态、再塑新格局的战略抉择,增强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人力资本意识、学习意识。抢抓五大机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机遇、国家向西开放与“一带一路”的开放机遇、互联网技术革命与工业4.0版本的创新机遇、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机遇、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的历史机遇(如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力争实现五种发展:坚持公司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发展路径;积极抢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如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等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主导产业;结合“大智E云”的时代特点,推进企业组织形式向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互联网+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并推动企业的创新创业,转型升级;保持良好的资产负债表,降低融资杠杆、认真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可以说,甘肃民营经济在过去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仍然处于粗放阶段;创新严重不足;第三,民营企业规范化发展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潜力。从我省未来的发展方向看,民营经济要占到省域经济的半壁江山,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距离这个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就需要民营企业要重塑格局,能够实现从粗放向规范的转型发展。
因此说,民营经济发展要抓住目前双创时代特别是技术创新,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引领第一动力的历史机遇,能够不断使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方面取得新成果。第二,民企要牢牢把握住规范化、公司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和机遇,促进自己的转型升级。目前,民企已经进入了战略性节点,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供给性改革这样大的框架下,推动自身的供给结构改革,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重塑格局的重要主题。
“我省现在大量民企都处于传统的依靠资源、依靠人力,依靠传统发展路径的阶段,如果没有真真切切的技术研发、技术进步、和业态更新,在新常态下将遭遇更大的挑战。”张建君说,我们必须相信,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民营企业一定是其中的主角,因此,民营企业要以自身的规范化、公司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迎接自己的春天,第二,民营经济要打造工匠精神,要提升自己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依靠技术创新赢得未来;第三,民营企业已经经历了粗放和不规范发展时期,民营企业在规范化发展这个载体的历史机遇面前,一定要把握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条路上走在前列,从而能够为我省省域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悉,甘肃民营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该论坛以主题鲜明、知名度高、针对性强为特色而享誉甘肃全省,是甘肃省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界活动亮点之一,具有良好而积极的社会反响,对甘肃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