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按照《若干意见》部署,到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并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那么,兰州生态保护红线将如何划定?甘肃和兰州将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如何守住生态红线……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当前政策,与国家十三五规划进行了探讨研究,完成了《中国●兰州2030城市规划愿景》(以下简称“愿景”),并积极为兰州市将要编制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0)》开展前期工作。
当前,兰州要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愿景”则在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同时,更着力于生态安全的战略提升、区域协调的机制创新、规划龙头的引领带动三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今后的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为迅速拉开兰州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策划千里生态屏障、绘就大美山水画卷,实现兰州美丽“蝶变”。
新方向 创造条件升格 “副省级”城市
规划“愿景”以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为指引方向,将兰州作为“一带一路”黄金段上的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创造条件升格为“副省级”城市,赋予相应的事权,加强与西部地区及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立黄河中上游地区与黄土湿陷性地区生态治理与恢复等的研究协调机构,提高其向西开放和区域合作的自主性,发挥兰州在甘肃省、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新战略 贯彻 "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
贯彻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规划“愿景”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中明确提出的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其中包括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十三五时期,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重点要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
规划“愿景”在远期提出以兰州中科院科研机构为依托,开展俄罗斯贝加尔湖“北水南调”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同时近期协调有关部门适时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决黄河沿线省市的缺水问题。
新内容 构建双核共兴 一城多区国际化大都市
规划“愿景”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提出的突出“一条主线”,扭住“三大任务”,聚焦“五大发力重点”为新战略目标,提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市域层面,着力从圈层状到网络化、从城市单体到城市群的跃变;在市区层面,着力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单核到双核,突出兰州中心城区与兰州新区共同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区”的国际化大都市格局。
同时,建设好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航空港、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创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将兰州建设成现代化中心城市。
新思路 三铁两环两大机场筑立体交通
1、规划“愿景”提出“三铁两环两大机场筑立体交通,建中心城市功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系统。
构建以轨道交通引领的开放型运输网络和多枢纽交通体系,做优双机场分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榆中夏官营国内机场),建设区域航空枢纽;以高铁、城际提升对外联系和辐射周边能力;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构建多种交通方式融合的公交都市,实现便捷的交通出行。
持续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建设地铁城市,推动高铁、市域铁路和地铁“三铁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要加快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围绕中心城区和新区,构建相对独立的“环+放射”高快速路网。
同时增加至永靖至白银、靖远、景泰等地的约20座码头建设,结合河道疏浚,拓宽水面、增加水深,实现黄河水系的连接贯通,构建通达的水上旅游线路,进一步发挥兰州黄河水运优势。
2、规划“愿景”提出“双城三带两大绿环借四大屏障,现生态兰州格局”的大兰州生态空间结构。
加强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加快建成环城生态区,加强通风廊道建设和保护,在都市核心区内划定城市通风廊道,努力缓解因常年静风造成的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双城,是指兰州中心城区和兰州新区;三带,是指中心城区到新区之间的三条交通型绿色廊道;两大绿环,是指中心城区旅游风景环和新区郊野生态环;四大屏障,是指兰州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自然生态屏障,指东起“马衔山——兴隆山”生态屏障,西延“连城自然保护区——吐鲁沟森林公园”生态屏障,南依“皋兰山——大尖山——关山”生态屏障,北至兰州新区生态农业区建设生态屏障。
3、规划“愿景”提出 “山青水润天蓝路畅通五大设施,筑品质城市基底”的新思路。
加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建设淡雅明快、浑厚大气的魅力都市。打造一批传承百年的经典建筑;打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天际轮廓线,严格控制主要视线廊道,预留兰州中心城区以及兰州新区重要开敞空间,如与南北两山、丹霞峭壁、十里花海、阳光田野的视线廊道,为再现“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胜景提供一定的空间。
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根脉,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突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延续城市历史年轮和街区肌理,特别是要加快“城市会客厅”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现“百年城市中心、历史文化源点”的特点。
紧紧围绕两山、水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共同构筑兰州“品质城市”的基底,为建设“幸福兰州”和“美丽兰州”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总体发展目标。
新路径 两山一河两大水系贯五大绿廊
1、两山一河两大水系贯五大绿廊,构山水城市骨架。
两山一河是指兰州市区南北两山及穿越城区的黄河及两岸洪道系统;两大水系是指在南北两山规划建设的两大水系;五大绿廊是指沟通南北两山的五条生态水系廊道。
2、七区一轴两大绿道串九大湿地,造宜居城市功能。
七区是指红古区、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城关区、东城区(和平、定远、连塔)、榆中区(含夏官营);一轴是指黄河及滨河地带;两大绿道是指是南北两山旅游的主要体验路线;九大湿地是指沿黄河生态修复的银滩等九处湿地群。
3、三核九街两大商区连七大板块,显活力城市魅力。
三核是城关中心区、安宁—七里河中心区、西固中心区;九街是指兰州市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商业氛围,能够展现城市活力的九条街道;两大商区是指特色休闲旅游街巷区和商务会展区两大特色商业街区;七大板块分别是指四版总体规划确定的七大城市组团。
新做法 引贝加尔湖水润泽大美兰州
1、组建以兰州为依托,加速西北地区开发的协调机构。全面推行 “河长制”
将兰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赋予相应的事权,加强与西部地区及周边国家的合作,依托兰州中科院科研院所,建立黄河中上游地区与黄土湿陷性地区生态治理与恢复等的研究协调机构,提高其向西开放和区域合作的自主性,发挥兰州在甘肃省、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并借鉴“河长制”工作管理办法,在“南水北调”和黄河流域治河管河上实现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实施各省、各市、各县、各乡镇四级的“河长制”,有利于流域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涉河湖执法监管工作。全面推行跨区域“河长制”,明晰管理保护责任主体,强化工作措施。
2、谋划贝加尔湖“北水南调”工程 引水千余公里润泽兰州
中国已与俄罗斯、蒙古跨境合作组织高铁修建,在这条草原丝路加密城市带上,如从贝加尔湖西南角铺设一条“北水南调”水管,引水仅需1000多公里,就可以将甘甜纯净的贝加尔湖水引入河西走廊的陇原大地直至兰州。这将会加大这条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率和综合营收率,既能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又对兰州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巨大助推作用。
经研究,贝加尔湖总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为1620米,蓄水量2.30万立方千米。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储量相当于地球地表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目前,从俄罗斯贝加尔湖南端到中国北京的输气管线已经开始铺设,输水工程的成本会极其低廉。同时,截留蓄水之后,改变贝加尔湖水量调节的排水方向,从灾害性北流转为利用性南调,是贝加尔湖保护性开发水资源的唯一良策。
贝加尔湖的“北水南调”工程将成为世界奇观载入史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生态的巨大贡献,造福于严重缺水的中国西北地区,功德无量。国内外专家建议把北水南调上升为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共同的基本国策;“愿景”建议将贝加尔湖的“北水南调”工程也应作为兰州长远战略目标,“愿景”远期提出要以兰州中科院科研机构为依托,积极开展贝加尔湖“北水南调”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3、实施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改善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工程于2002年起开建,分东、中、西三线,主要是从长江调水以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东线2013年通水,中线2014年12 月12日正式通水,而西线正在规划设计当中。
“西线”作为我国“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的重要的“一纵”,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仅可以缓解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还可以减缓黄河泥沙淤积问题、改善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实现健康黄河的长治久安,同时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为主体的"两屏"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大兰州建设提供可靠生态资源基础保障。 “愿景”提出兰州近期应协调有关部门适时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决黄河沿线省市的缺水问题,并在兰州市编制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中予以空间落实。
4、优化“一市双城五带多片区”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市(副省级),指兰州市区共辖2县(永登县、皋兰县),7区(红古区、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城关区、东城区(和平、定远、连塔)、榆中区(含夏官营)),届时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600万,市域总人口约800万。
双城,即兰州市中心城区和兰州新区。双城互动发展,共同成为甘肃省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提升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孵化器和省域“中心带动”战略的核心推动器。
五带,是今后兰州市城镇发展的主要空间轴线,即中心城区-榆中-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中心城区-皋兰-白银黄河城镇发展带、中心城区-兰州新区-永登西北向城镇发展带、中心城区-红古-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中心城区-临洮南向城镇发展带。
5、加快机场建设。
实施中川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飞行区标准至4E,扩建航站楼与站坪,提升机场吞吐能力。
开辟国际客货航线,兰州中川机场位居欧亚航路通道,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地理中心,具备直达欧洲荷兰(鹿特丹)航线距离较短的优势和潜力。
新建榆中夏官营机场,作为国内干线机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网络节点,是中西部地区对外交流的窗口。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和夏官营机场以“积极拓展航空运输门户功能,提升航空枢纽区域地位”为目标,规划建设为我国西北地区对外交流门户机场、西北地区干线机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和欧亚航路备降机场。进一步加快引入国内和国际大型基地航空公司于兰州设立基地,并通过逐步加密与门户机场间班线密度,促进干线枢纽建设。
6、近期实施兰州黄河风情线5A级旅游景区建设工程。
中国·兰州黄河风情线将成为世界知名的展示黄河文化的风情线,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建设示范区,兰州中心城区最具魅力和活力的经济带、景观带、文化带。
“愿景”将规划世纪大桥至雁白黄河大桥之间的区域划定为黄河风情线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全长约20公里,北至九州台、白塔山、五一山、徐家山,南至黄河南岸200-600米的区域,总面积38平方公里。
总体构思:一河多绿道串十大公园,构黄河风情线核心景区;两带十三桥连三大标志,筑兰州大西北旅游基地;九州长栈道贯古堡烽燧,展丝路古金城文化神韵;三路众街巷通两岸景点,显山水不夜城都市魅力。
(1)一河多绿道串十大公园,构建核心景区
一河指黄河;
多绿道指公交、步道、九州长栈道、索道与洪道两侧的绿道系统;
十大公园指核心区域内的银滩湿地公园、百合公园、小西湖公园、九州台至白塔山公园、五一山公园、南滨河路带状公园(市民公园+绿色公园+水车博览园+体育公园)、马拉松公园、雁滩公园、徐家山公园、滩尖子湿地公园,构成黄河风情线的核心景区。
(2)两带十三桥连三大标志,筑大西北旅游基地
两带指黄河两岸景观带;
十三桥指核心景区世纪大桥(规划)、银滩大桥、金安大桥(规划)、七里河大桥、小西湖大桥、小西湖公园大桥(规划)、中山桥、通渭路大桥、城关大桥、金雁大桥、雁滩大桥、天水路高速桥、雁白大桥;
三大标志指核心景区三大标志性景观,西侧为西园南岸地标,中部为中山桥与白塔山建筑群;东端为盐场堡北岸地标,共同构成兰州大西北旅游集散服务基地。其中,2017年下半年启动南岸地标建设工作。南岸地标选址于小西湖公园东侧滨河饭店(占地面积约2公顷),主要功能为:商业、会展、办公、酒店、地下停车等配套功能。
2017年下半年启动北岸地标建设工作。选址于正林农垦食品有限公司及西北汽车商城(占地面积10公顷)或蓝星兰州机械厂(占地面积约2公顷),主要功能为:会展、酒店、办公、商业、观景、地下停车等配套功能。
(3)实施九州长栈道建设工程
2017年下半年,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以NTS的标准进行九州长栈道的设计工作;
2018年底前,建成东起徐家山公园、西至植物园,长约三十六公里的九州长栈道。
通过沿烧盐沟、关山沟、大青沟的三条支线与北滨河路健身步道连通,形成“一环四圈”的九州长栈道步行旅游系统。并与黄河南北两岸湿地健身步道系统贯通,构建山山相依、山水相连、景城一体、景区全域可达的步行网络,并串联风林关、玉垒关、金城关、王保保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景点,共同展现丝路古金城文化的神韵。
(4)实施景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景区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2017年下半年,利用核心景区范围内现有黄河提灌泵站,依托九州长栈道工程,开展景区北山水系生态修复上水工程的建设。
同时与“北山生态水系”建设工程相对接,将北山生态湖泊和水塘与景区洪道、沟渠相连,打造四季流水的清溪,美化城市环境,提升景区品质、修复生态系统。
(5)打造三路众街巷通两岸景点
三路指南北滨河路与靖远路至盐场路;
众街巷指大众巷、木塔巷、箭道巷、白土巷、小北街、河水道等二十多条特色街巷;
通过道路与街巷连通黄河风情线两岸的各个景点、老字号商铺名店,打造多种旅游与都市功能复合的不夜城。
(6)优化景区路网结构
2017年下半年,率先完成南滨河路“白云观至静宁路”段的道路拓宽工作(向南拓宽7至15米),达到双向6车道通行水平;
优化北滨河路“小西湖桥至盐场大桥”段的交叉口、公交停靠站,畅通北滨河路;
实施通渭路大桥与靖远路、盐场路的畅通工程;
拓宽佛慈大街至T414#路、九州大道,优化T481#路,实施T450#路(徐家湾隧道)工程,将南北滨河路与北环路贯通。
适时展开南北滨河路景区段车行道路下穿工程、小西湖公园桥的建设工程。
(7)推进停车设施建设
鼓励景区内企事业单位实行节假日单位大院开放政策,经估算,可增加黄河风情线景区核心区域机动车停车位约6000个左右;
同时,要求景区范围内新建项目必须配建一定数量的对公众开放的地下停车位,缓解停车压力。
(8)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2017年下半年,率先开展南滨河路“白云观至静宁路”段核心景区范围内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地上架空线率先全段入地下管廊;
南北滨河路核心景区段适时实施地下隧道工程及地下管廊工程,景区地上管线全入地。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