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乌龙"何以层出不穷? 鉴定圈内的陋习

时间:2011-12-28 19:51来源:来源:《新京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一家之言】

  前不久传得沸沸扬扬的“徐悲鸿遗作”、“金缕玉衣骗贷”事件,其鉴定之草率、缺乏正规性和权威性,令人咋舌。

  自幼喜欢历史,因此对文物鉴定也算粗知一些皮毛,别的朝代不好说,轻车熟路的太平天国文物,自问还是能看出个子丑寅卯来。这近10年来,主动找上门的、别人凑过来的、慕名辗转托人送来鉴定的太平天国文书、印鉴、钱币等所谓“文物”不下10件,其中可以确信为真品的仅1件,可以确信为伪造的却有6件之多。耐人寻味的是,这唯一被确信为真品的1件因系家藏,从未面世,并无任何鉴定;那被确认的6件伪作,却都有五花八门的“专家鉴定”,证明其“确系真品”,甚至“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平心而论,这些赝品破绽极多,如1851年出来的“将军令”上竟盖着至少10年后才会出现的一方洪秀全玉玺,两枚所谓“铜玺”不仅文字荒谬,为当时制度所绝不能容,而且号称是“石达开檄文”却出现“反清复明”字样,被鉴定为“系当时天地会所伪托”,文中却出现推崇崇祯皇帝的天地会绝不会使用的“李闯王”称号等等。可以说,对太平天国体制和当时历史背景稍有常识的普通历史爱好者,都不会犯这样的错,但这些错却千真万确地犯了。

  事实上,太平天国文物鉴定方面的怪相,只是整个文物鉴定领域乱相的一个缩影。前不久传得沸沸扬扬的“徐悲鸿遗作”、“金缕玉衣骗贷”事件,两件争议作品的真伪且不去说,鉴定之草率、缺乏正规性和权威性,令人咋舌。众所周知,文物鉴定不仅“慢工出细活”,而且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是只适合闭门工作,并需要通过不同方法反复推敲、核实,才能最终下结论的,但如今许多所谓“鉴宝会”、“献宝会”,却弄得要么像综艺节目,要么如“文化赶集”,“专家上眼”不过几分钟,宣布结论更快。

  这种草率做法的后果自然是很严重的。一位圈内朋友曾说,在南方某次公开“鉴宝会”上,被“专家学者”鉴定为品相完整真品的“哥汝官定钧”五大窑“真品”俱全不说,仅所谓“汝官窑真品”就有二十多件,而全球已知保存完好的汝官窑真藏品也不过几十件;一些连“高仿”都算不上的当代“艺术品”堂而皇之地登上春拍、秋拍大雅之堂;一些成批制作的当代仿品被博物馆高价买回,直至“产供销流水线”被警方抄出方才真相大白……如今文物市场正所谓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有的人盲目相信专家、相信自己的藏品都是真的,有的人则恰好相反,一概不信,说到底,便是前述不正常现象给坑的。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多。如原本严谨的科学被无节制商业化、娱乐化,考古变得像赶集,文物鉴定都快成了堂会,急功近利导致“萝卜快了不洗泥”,而商业利益更让造假变得专业,“辨假”反倒变得业余;鉴定圈内本就有“不坏人好事”的陋习,往往一人言真,众口缄默,众目睽睽下的鉴定专题节目更是宁可失入,不敢失出,以免得罪人。当然,人为炒作,甚至为文物倒卖和“洗钱”开路的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

  文物鉴定说到底是学术的、信用的、权威的考量,而不应沾染上过多的世俗气、商业气、娱乐气、人情气和政治气,摒除这“五气”,层出不穷的“文物鉴定乌龙”不敢说彻底绝迹,至少不会如今天这般猖獗。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根治“文物刻字”急需法律亮剑
  • 朱家的“忠告”
  • 对文物“保护性破坏”如何终结
  • 学者:用起来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
  • 媒体:“没钱”不能成文物保护不力借口
  • 单霁翔谈故宫人才招募:要有择一业能终一生的精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