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三成受访者对自己读书状况不满意,更有六成多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带动自己读书。
既然不少民众有读书的诉求,为何国民阅读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呢?是国家和政府层面不重视吗?显然不是。中央和各级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书香中国,仅2008年,全国就有400多个城市举办过各类读书活动。政府的努力,可见一斑。
再进一步讲,站在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角度来看,读书固然需要政府宏观的引导和督促,但读书毕竟主要是个人化的行为,最终得靠每个人自觉自愿地爱读书、多读书,而不可能靠政府一手“包办”。
不读书或者少读书,总有各种理由。最常见的是“没时间”。早在清代,张之洞就曾痛指此弊:“劝人读书,多谓无暇,不思嬉游昼寝,为暇多矣!”是的,吃喝玩乐,迎来送往,时间总是有的,可一到读书,时间就没有了。另一个理由是“没书读”。古人读书,“能购购之,不能借之,随得随看,久久自富”。非得等到藏书万卷方始读书,则终身无此日。
还有人认为“没好书读”。遍寻中外典籍,诸多博学之人,还真没有一个发此感慨。在出版业发达的今天,放言世间无好书可读,堪称旷古奇谈,或许是缺乏眼光和见识,并以此掩盖自己的懒惰吧。
不同的人,读书的目的和方法也不一样。陶渊明不求甚解,为的是涵养性情;诸葛亮略观大义,为的是经世济用;朱熹皓首穷经,为的是探究义理。古人读书之用,总体来看,偏重获取智慧,务求“此心如水,不流即腐”;今人读书之用,则偏重获取实利,但求立竿见影。在一些人眼里,相比于看一场演出、电影的即时快乐消费,相比于发家致富、出人头地的迫切愿望,读书或许有用,但难堪大用,慢慢悠悠,似懂非懂,实在让人等不及、坐不住。
所以,这些人要么不读书,要么爱读畅销书、爱跟风读书,特别是赚钱之书、厚黑之书、小情小调之书。如此潮流之下,各类心灵鸡汤供不应求,而其读者的外在见识和内在幸福感,却未必日益长进。
读书,是通往个人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重要途径。大至民族、国家的困境,社会的危机,小至个人、家庭的迷茫,归根结底都在于智慧不够。而书籍,作为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恰好可以拿来借鉴,“每见于世情能窥破一分,于身心有一分体贴”,最终走向通达。如果全体国民都有此认识和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进而重拾中国传统诗书精神,建设书香之国、礼仪之邦,也就水到渠成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