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舌尖”怪相读者发懵 业内斥出版界盲目跟风

时间:2012-06-26 11:01来源:上海青年报 作者:郦亮 点击: 载入中...





当光明日报出版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同名落地书版权时,他们却发现,书架上已是满世界“舌尖”迎候在那里了。这让很多读者迷失在“舌尖”里,不知所措。已有业内人士对此现状感到忧心,因为过度消费“舌尖”,正再一次暴露了出版界独创力缺乏的现实。

 

怪相:遍地“舌尖”,读者莫衷一是

 

尽管光明日报出版社从5月31日拿到《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到6月11日就下厂开印,前后只用10天时间,可谓神速,但这本正统“舌尖”,仍不得不面对遍地“舌尖”的局面。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书市中的“舌尖家族”可谓门庭兴旺,《舌尖上的故乡》讲的故乡菜肴之味,《舌尖上城市的味道》讲的是各地美食,《舌尖上的大宋风华》更将视野推到几百年前,讨论的大宋美食。“舌尖”琳琅满目,一时间让人产生错觉,似乎谈吃的图书都可以叫“舌尖”。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在光明社版《舌尖上的中国》上市之前,书店里已有一本同名图书在销售。记者注意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版《舌尖上的中国:文化名家说名吃》同样用的也是素色的封面,但内容与那部纪录片完全没有关系,收录的只是梁实秋、汪曾祺、王世襄、蔡澜等名人谈吃的文章而已。遍地“舌尖”也让读者饱受莫衷一是之苦。


有位读者在网上买了一本中青社版《舌尖上的中国》,便在留言里大呼上当。据了解,光明社版《舌尖上的中国》各地书店的订购数虽然已达30万册,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书架上遍地“舌尖”的局面,必定会“稀释”正统“舌尖”的影响力,最终影响销量。

 

探究:过度使用让独创“烂掉”

 

据悉,“舌尖上的中国”没有申请商标,因此理论上这个名字谁都可以用。中国青年出版社有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其实他们的《舌尖上的中国》2006年就出版了,是他们“舌尖在先”,而此次再版也确有借助纪录片影响的考虑。


记者将新旧版本封面加以对比,发现新版的封面不仅改变了颜色,“舌尖上的中国”几个字也被印得格外醒目,“舌尖”俨然成了一块重要招牌。其他一些论吃的书,其实在旧版时还是别的名字,纪录片大热之后,便迅速一律改叫“舌尖”,这也正是光明社版《舌尖上的中国》来晚了的原因。


也因为如此,在过去几个星期内,“舌尖”因被过度使用,已大大让人感到审美疲劳。“一个再妙的书名,如果出版社一窝蜂地使用,也会难免让读者觉得掉价不少,最终会影响每一种书的销量。”资深出版人李德明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李德明补充道,遍地“舌尖”,正透出一些出版社独创力的虚弱,“现在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一个书名流行了,大家就会拼命使用这个书名,而过度消费的结果是,这个书名完全被用烂,变得毫无价值可言。由于没有独创力,出版社只能跟风,而没有开风气之先的勇气和能力。”


在过去几年间,因《明朝那些事儿》而火的“那些事儿”体,因《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而火的“玩意儿体”,以及因《盗墓笔记》而火的“盗墓”体,已经因为被过度使用,而彻底“烂”掉。李德明认为,如不加以克制,“舌尖”体恐很快便步其后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