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邓小平时代》中文简体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以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1周年。自2011年英文版发行以来,这本在海外获奖不断、好评颇多的重量级图书,终于回到故事发生地。
这部由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倾10年心力完成的着作,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兼具客观真实性和高度可读性,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着作。
目前,《邓小平时代》首印50万册已经全部征订、发货完毕,正在做重印30万册的准备。如果用畅销评判本书,多少有些表面与肤浅。用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的话则是: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是社会影响与进步。
"傅高义写中国是平视的,平视就是诚意"
《邓小平时代》的作者傅高义是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曾两度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他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40年,在哈佛大学有"中国先生"之称。
为了写作《邓小平时代》,傅高义从最基础的资料工作入手,阅读了大量中国大陆出版的相关文字材料,也广泛涉猎港台和英文、日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了美国的档案材料。他做了大量访谈,其中包括中国的党史专家、高干子女和在邓小平身边工作过的干部,还访问了与邓小平有过接触或者对邓小平有特别认识的国外政界、学界人士,也不止一次采访了邓小平的家属。他还亲往邓小平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在广泛、丰富、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作者又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排除了可信程度较差的部分,尽可能地保证资料的权威准确。
在《邓小平时代》中,傅高义对邓小平的个人性格和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对出版《邓小平时代》中文简体版的工作也高度认可、理解和支持,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不时予以指点和校正,改正了英文版的一些史料讹误和行文偏差。
《邓小平时代》全球中文版版权代理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表示,有人说西方人写中国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俯视的,一种是平视的。"傅高义先生写中国是平视的,在我看来,平视就是诚意,观点反而在其次。"傅高义曾非常坦然地告诉我:"我不怕别人批评我的观点,我只在意别人是不是认为我所写的是事实。"
"通过解读邓小平个人来解读中国,通过理解邓小平来理解国家"
据介绍,《邓小平时代》一书的着力之处在邓小平后期,即"邓小平时代".50余万字中,作者浓墨重彩地展开了邓小平从1969年开始下放江西到1997年生命之火熄灭的28年精彩人生历程,不仅对邓小平其人有深入具体的描述分析,更涉及这一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当代变革历程有着独到的观察和理解。
傅高义强调:"我尽力客观对待邓小平的言行,也没有掩饰我对邓小平的钦佩。我认为他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对世界的发展有过更大的影响。"
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上,傅高义也力图从惯常思路之外切入,以提供更加立体的透视事件的角度。他还摆脱国内某些定型说法,提出出人意料的观点。比如,和"总设计师"的名号相比,他更愿意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总经理尹昌龙认为,通过解读邓小平个人来解读中国,通过理解邓小平来理解国家,《邓小平时代》对我们理解深圳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深圳是中国的窗口,深圳是国家整个战略的产物,通过深圳理解中国、通过深圳来理解小平的思想,我想这是一个重要的点和一个重要的方法。"
"在这个时点推出《邓小平时代》一书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深圳市社会学学会会长杨立勋表示,"书后有八九十页的注释和索引,今后我们研究小平、研究改革开放,可能很多资料还要从这个地方来。我看了以后觉得书中很多资料我们都不知道,傅高义的网络、人脉、背景、关系都比我们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这本书是很好读的,看这本书就像读文学作品一样"
《邓小平时代》译者、山东大学教授冯克利称,从这本书中,他对邓小平以及在他领导下发生的大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冯克利认为这本书中写的最精彩的部分,应当是和邓小平的外事活动相关内容,尤其是邓小平在上世纪70年代为数不多的几次重要出访--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四国之行。
傅高义多次提到毛泽东对邓小平有两个形容,一是"钢铁公司",一是"绵里藏针",冯克利认为这两个观察都是很到位的。"邓小平做事一贯坚忍不拔,他并不是一个处处锋芒外露的人,用他女儿的话形容,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他一向沉着冷静,很讲究做事的分寸。"在他看来,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候、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大概是一个政治家最可贵的品质。
使樊希安感动和敬佩的是傅高义的"十年磨一剑"--他用10年时间写作一本大书的精神。"傅高义先生不仅有坚持精神,而且他'磨剑'的方式非常科学,采取了科学论证的方式,所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磨剑'用的'磨刀石'也很好--广为收集材料,把所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对这本举三联书店全店之力推出的《邓小平时代》,樊希安评价道:追求客观、中立,追求资料的真实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作者是美国人,他是在邓小平时代外面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有独特的角度和视角;这本书是很好读的,看这本书就像读文学作品一样;作者做的研究都是在资料的研究和叙述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隐含自己的结论,让读者去领会;作者把邓小平放在和时代的联系当中去研究,把邓小平和中国联系起来研究,把邓小平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研究,把邓小平和其他重要人物放到人物关系当中去进行研究,所以他得出的结论很有思想深度。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这样评价《邓小平时代》一书:一部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观点新颖、写法独特的书;一部帮助读者重新认识邓小平的书;一部告诉读者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书;一部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加以全面描述和总结的书;一部与中国当前的时代接轨、为现实所需的书;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引人入胜的书。"总之,这是一部极有价值、极其精彩的大书。"
■作者言论
尽力摒除可能有的偏见
*我们这些哈佛大学的教师,不仅有教导学生之责,还有进行研究以增进学识和为公众撰文着书之责。我感到有责任促进我们对东亚发展的了解。我们感到自己对引导美国公众有着特殊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亚洲知识的建构需要合作努力。
*20年过去了,很多原来没有兴趣了解邓小平的西方人,现在也开始愿意认真考虑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作用。我希望的是,我的书出版的时机能够促使更多的西方人去尝试更深入地理解邓小平其人和他所推行的改革,以及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我尽我所能同对邓小平有不同看法的人交谈,其中既包括非常敬仰邓小平的人,也包括批评他的人。我尽力摒除自己可能有的偏见,尽量客观地看待邓小平领导时期的种种状况。我希望,假如邓小平今天还在世,他也会承认,不管我的书中存在什么问题,但还是努力按照他的"实事求是"的教导做的。
*在写作本书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邓小平自己没有写什么,因为他没有写日记。所以,他怎么想也不好判断,他那个人不太爱说话。所以,很多事情我知道他和某某人谈什么,但是他脑子里怎么想,那是很难了解的。只好去想那个环境是什么,他平常做什么,他的行动是什么,里面肯定有什么样的想法,所以可以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