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作家张炜曾经以450万字的巨着《你在高原》震撼文坛,前天在一年一度的"原创之春"发布会上,他又给读者带来惊喜--全套18本400万字的《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成为本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最醒目的一部书系。发布会上,张炜敞开胸怀畅谈他几十年写作生涯中对于"作家"这个角色的理解,并对外界评论给自己冠以的"精神守夜者"、"道德理想主义"作家等标签进行了回应。
张炜的创作一直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罕有的景观。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沉湎于历史、现实、自然、人性、风俗、传说、哲学、宗教的诸般追索之中,沉醉于自己的雅文学创作中,从不受外界的干扰。
张炜认为,若作家在这些标签式的概念面前止步,是非常可怕的,作家在标签面前自我限制也是很可怕的。如果一个作家满足于这样的简单概念化的表述,也是相当虚空的。他说,作家的诉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以个人的生命和滚烫的心灵参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讨论。这种讨论才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永远道德高高在上,并以精神导师的面目出现在一个时代,他如果坚持下去有可能成为一个圣者和了不起的道德家,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变为一个时代的笑柄。"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张炜被称是一位专注严谨的作家,而他为"作家"一词下定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不光是能够虚构故事,不光是写写议论的文字,他要能够面对一个生命全部的复杂问题,发出个人真挚深刻的、有高度的,具有跟这个时代对话的能力。各种各样生命的设计,生活的设计,能够回答。他不仅是一个记录者,一个浪漫的想象者,还是一个对于未来具有强烈探索精神、对于过去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总结的力量。"张炜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作家是何等遥远高大的称号,绝非从职业意义上所界定的作家的概念。
张炜文学作品的纯度和严肃是大家公认的,他的作品也很少涉及影视改编或者其他通俗化再造。对此,他有着自己的观点,"文学走出去,拍影视等等,有积极的意义,但不要过于急躁。"
张炜称,自己所谓的诗性的写作和雅文学,不完全是以故事来实现,而是以语言的层面来实现。他认为,"一个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完全是另一种艺术形式,它与小说关系不大。"
张炜在发布会上坦承,这套《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收录的是1982年从事创作以来除虚构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学,是对自己过去30年的散文、随笔创作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作为一个专注严谨的作家,张炜的创作因为承担了记录和思辨时代的责任,是无法被忽略的。他表示,"比起用力编织的那些故事作品,这些文字好像更贴近现实生存也更有灼疼感,但唯其如此,也才称得上一本真实的书。"这套书系可以说是解读张炜精神世界的最好文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表示,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推出张炜如此庞大的作品集,是为了给读者整体呈现一个中国作家30年的创作进程轨迹,希望为读者提供阅读和沉淀这个时代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