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琐记之饭碗

时间:2013-09-27 08:51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文富 点击: 载入中...

饭碗

 

  这年头,谋取一份饭碗越来越不易了。


  常言道,千里迢迢来做官,为的只是吃喝穿。吃饭穿衣这种最起码的温饱生活条件竟被中国人苦苦追求了数千年,无论是做工还是务农,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官,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扯起造反的大旗,喊着"均贫富"的口号,最终也只是谋求一份饭碗,谋求一个温饱的生活保障。


  也难怪,"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话都表明:饭,对于人的意义非同寻常。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盛饭的器具--饭碗,显得尤为珍贵。在我们这样一个天下第一人口大国,首先能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数千年来,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都梦寐以求的想解决这一令他们头痛的大事,但最终都是收效甚微。以至于饿怕了的中国人竟然把一句"吃饭了吗"作为见面的问候语挂在嘴边好长一段日子。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以自己的巨大贡献让国人终于得以扬眉吐气了。


  在乡村生活久了的人们因为要干体力活,出大力流大汗,能量消耗大,饭量也往往大得令城里人咋舌。乡下人喜欢用粗瓷大碗盛饭,每一次饭碗都盛得满满的,巍峨如小山一般。因为劳累而容易饿肚子的乡下大肚汉子一次能吃好几碗饭 ,偶尔到城里的亲戚家里做客,吃饭时,看桌子上摆放着清一色拳头般大小的精致青花小瓷碗,再加上盛饭时看见电饭锅底那一点点厚度的饭,心中不免发慌 ,往往还未等别人吃过,便羞涩的抢先搁下饭碗,乡下人不想因自己的"肚量"而招致饭桶的奚落。回家后只嚷饿,让家人赶紧在柴草灶的铁锅里住上一锅饭,然后无论有菜没菜,狂扫(我们家乡把"吃"也叫做"扫"大概用以形容男人吃饭时那种风卷残云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情状)一顿。饭后,一边满意的打着饱嗝,一边抚摸着鼓鼓的肚皮。临出门,还要从锅底铲一块烤得焦黄的锅巴,戏言"加个锅巴楔子".温饱不仅是乡里人的生活底线,更是人类生存的最起码要求。


  俗话说,端人碗,受人管。"饭碗"一词由此衍生出另一重含义:工作或职业。曾几何时,"金饭碗"、"铁饭碗"因其牢不可破而另多少人神往之至。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乡交流的进程加大了,能在城里端上饭碗,对于农家子弟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得到改进,人们逐渐走向谋求自制饭碗。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谋求一个饭碗也并非易事。许多人在这一问题上伤透脑筋,大费周折,但最终得到的饭碗或许不尽如人意。


  我们常用"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这句话来讽刺某些贪得无厌之人。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可以说拥有了"金饭碗""铁饭碗",然而他们却不知珍惜,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损公肥私贪赃枉法之事,最终不仅丢掉了饭碗,甚至丢掉了自己的人格和性命。不过,人生路上,某些情况下的不满足也许不算坏事。有人就说过,不想当元帅的是并不算好士兵。不安于现状,有时会转化为人生积极进取的动力。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乃至消极懒散、自甘堕落的人位数仍然不少。社会需要动力,而社会的动力虽不能简单的说是众人力量的叠加,但起码是众人力量的融合。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也就是说大量的饭碗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看我们如何采取合法的手段去谋取。当我们谋取了属于自己的饭碗,我们应该格外珍惜。不能把目光紧紧盯着索取之上,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向社会展示自己,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手中的饭碗,无愧于社会的厚望,端着饭碗,我们才觉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的去迎接别人投过来的赞许目光。


  套用一句古话,得饭碗不易,守住饭碗更不容易,而守住我们的道德底线尤其艰难。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乡居琐记之麦子
  • 乡居琐记之酱台
  • 可不可以不要铁饭碗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