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新闻报道应追求深刻

时间:2014-01-23 10:20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刘扬 点击: 载入中...

  随着自媒体的加入,传播生态日益呈现出更多碎片的场景,但越是在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的时候,深度报道就越显得弥足珍贵。未来将有大量首发新闻被自媒体掌握,因此机构媒体将在解释环节上展开竞争,这就需要新闻人具有广阔的视野,占据理论高度。


  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写东西上传到网络,信息的供应量越来越大,信息多呈现出"碎片化"的表现态势,就意味着新闻传播内容产品可能走向肤浅,但是,受众依然需要更接近事实本质的新闻,世界依然需要被深刻地研究。

 

 

  媒体竞争转向解释权

 


  深度报道的旨趣在于解释。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认为,"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什么,他们还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它们意味着什么,结果又是什么。"马克·埃思里奇提出,"解释性报道是一种有用的工具,背景材料、周围环境、先前发生的事件、动机的形成,都是真正的、基本的新闻组成部分,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最好的报道形式。"而报纸在运用背景材料时不受时空限制,捭阖自如,深入浅出,因此在使用当中,报纸以解释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与消息、通讯并立的一大类文体。


  随着自媒体加入到报道大军中来,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今天媒体竞争的是什么?不是报道权,而是解释权。自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生态呈现出全新的格局,很多消息是通过微博最先公之于众,传统媒体随后跟进的。在网上,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在办媒体。因此,新闻在网上等新媒体的传播路径,是在不断的转发接力和评论附加中扩散开去的。"众声喧哗"中,一个常见的情形是,受众围着一个原初信息源和在一堆混杂着各种观念和看法的评论漩涡中打转,晕头转向,莫衷一是,且常常陷入情绪宣泄的泥潭中。这个时候,谁的声音更大、更真实、更有分量,谁就能站在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上,而谁解释得更令人信服,谁就会拥有更多受众。


  如果说报业史上的第一阶段是"政论"时代,第二阶段是"报道"时代,那么,即将到来的是第三阶段很有可能将是"解说"时代。

 

 

  理论色彩提高深度报道水准

 


  对于深度报道,中西方传统上的理解存在差异,在西方,深度报道又称"解释性报道",重视用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来解释,即通过大量的背景材料,包括另一些事实,来揭示意义。而中国传统的深度报道是"述评式",也就是依赖议论等手法,思辨色彩比较浓,这种形式常常以哲理见长,既有当代社会的批评眼光,又有偏重历史经验的回溯思考。


  无论是"背景式深度报道",还是"述评式深度报道",共同点都是揭示新闻背后更深的意义,扩大受众视野,让受众不仅知其然,而且进一步知其所以然。"背景式深度报道"努力以一个更大的背景为参照,争取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更加接近本质。也就是说,西方记者爱以解释为手段揭示事实背后的事实。如18世纪法国和俄国的战争中的一个故事就体现了这样的逻辑关系: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而"述评式深度报道"常常体现在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对社会问题充满忧虑,是中国知识分子观察社会时的一种传统方式,中国记者更愿意做思辨式的意义探寻。一些善用理性思维的记者常常在文章中附加启蒙性信息,使稿件具有启蒙色彩、忧患意识。


  实际上,马克思、杰克·伦敦、狄更斯、马克·吐温、梁启超、邓中夏、瞿秋白、陈独秀,这些思想家、文学家都曾经是新闻人。新闻中常常蕴含复杂的思想,对政治社会的丰富理解。比如阿伦特采访战犯艾希曼时发现其并没有强烈的战争、屠杀欲望,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是屠杀的执行人,而非策划人,提出政治哲学概念"平庸的恶",对应"极端的恶".这就是从微小的事情反映出的重大价值观念,深刻的政治意识形态转变。

 

 

  视野宽窄影响对世界的概括

 


  业界曾经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重视原创新闻、独家新闻,而忽视或看轻共享性新闻,总以为处理编辑共享性新闻,体现不出一个媒体新闻价值观的水准。然而,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共享性新闻,公众需要专业人士提供选择的结果,这就需要媒体将共享性的信息碎片有机地粘连在一起。


  应该说,选择处理共享性新闻同捕捉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同等重要。从实际的工作量而言,选择、处理、编辑共享性新闻,耗去的精力往往大于采写编辑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因此,对于共享性新闻的选择处理如何,检验着一个媒体的新闻竞争力。


  对于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而言,反应能力和议题设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响力。媒体对共享性新闻的选用处理是否有着独特之处,需要发现新的视角,开掘出共享性新闻中的独有新闻点;需要以思辨的笔触,深度阐释对共享性新闻的理性思考,这就对编辑的知识视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有新闻记录论和新闻影响论之争,但无论持何种观点,都认为新闻人应该具有广阔的视野。视野对立场和态度的作用十分关键,同样是采写编评,不同的视野、面向,决定报道的事实必然带有主观色彩,这就需要新闻人用知识扩充对新闻现象的理解。


  竞争就是境界之争,新闻人追求境界高,不能光靠加素材,更要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和判断,提供积极、善意、具有建设性的观点。而视野的有限性决定规律的不完备性,新闻人对这个世界的概括或抽取的事实与其视野的宽窄和朝向是有关联的。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指出,伟大的报道往往是违反常识和共识,甚至是挑战规律的。深入的调查研究报道背后,是一套能够超越普遍规律、挑战主流共识的知识视野和理论体系起作用。都市新闻有个被人诟病的"软肋",就是有时会出现对价值观念的陈述脱离历史的情况,缺乏对这些观念内部复杂性的辨析,简单粗糙地进行政治判断。新闻人对社会展开调查,传播观念,而价值观念有内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张力,离不开历史现实,新闻人只有具有更大的视野,才能对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理解更全面,对公共政策的理解更深入,才能有更公允的报道视角,赋予文章更丰富的意义阐释。


  以更大的背景为参照,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就会更加接近本质,新闻人需要努力从广泛的背景下去解释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新闻事实往往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清楚地解释新闻事实为何发生,少不了要从多方面去作纵向挖掘、横向的比较,才能通过万事万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更好地去完成解释任务。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碎片化时代”完全能够深阅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