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报体”是员工对生存状态吐槽

时间:2014-07-08 08:30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曹林 点击: 载入中...

  今年江苏省理科第一名想报北大新闻学专业,但据这位状元称,“这两天,所有采访我的记者都不建议报新闻,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读金融 ”.这条新闻引发了网友的跟风,被称作高考填志愿另类指南的“千万别报体”蹿红网络:千万别报考古,因为“逗比”的世界没人懂;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环境工程,因为实习基地在垃圾处理场。


  这些吐槽,多数属于跟风娱乐,考生如果缺乏主见,看了这些“千万别报体”,就根本没专业可报了。去年北京高考学生填报志愿现场,就发生过类似一幕。一女生问前来采访的记者新闻学怎么样,记者马上摇头说:“这个职业看似自由,但是压力太大,工作不定时,建议入行要慎重。”女生的志愿里同时还填报了教师专业,负责报考志愿的老师看到了也忍不住说,“当老师不容易,再好好想想。”女生一头雾水:“听你们说完,我的志愿都没法填了。”


  考生千万别太把这些建议当回事,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主见,哪个学科都可以报,哪个学科都有用,都能成材。说“现在流的汗和泪,是当初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多半是矫情。每个职业的人都喜欢嘲弄本学科的无用、放大本行业的艰辛。记者群体掌握着相当的话语权,传媒行业的辛苦常被放大,甚至被渲染为“血汗行业”,所以新闻系也被黑得最惨。


  “千万别报体”是各行各业吐槽本行业工作艰辛的一次狂欢,以娱乐化的方式表达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不满。娱乐恶搞之外,甚至也暴露了一个真问题,就是很多从业者对自己所在行业缺乏职业精神和工作兴趣,把工作当做谋生的饭碗,并不是因为热爱一个工作而去从事它,所以对这个“饭碗”积累了很多负能量。全球最大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商克罗诺思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员工更易以生病为借口请假翘班。他们就是否装病请假的问题在线访问了约9500名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墨西哥、英国和美国的全职和兼职员工。结果显示,中国有71%的员工都表示曾经装病请假,名列榜首。这正是不敬业的一种表现。


  现在,很多行业的人常常被指缺乏职业精神,干什么不像什么,当记者的没有新闻理想,做教育的缺乏教书育人的情怀,当官的没有公共服务的热情,当医生的没有治病救人的慈悲心,得过且过,怨言牢骚满腹。希望年轻的考生们不要受这种极端负面情绪的影响。


  当然,对自身职业的怨愤,也与劳动者权利缺乏保障有一定关系,“千万别报体”的吐槽中,抱怨最多的是加班多,而且没有加班费;假期少,带薪休假不落实;薪水低,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从这个角度看,“千万别报体”是一次员工对生存状态的集体吐槽。这是说给老板听,而不是说给考生听的。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招行员工持股计划是探路也有“擦边球”
  • “千万别报体”不只是网络狂欢
  • 莫拿“千万别报体”当报考指南
  • 高考志愿填报警惕“千万别报体”误导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