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82年的韩寒和出生于1983年的郭敬明,在今年夏季为中国电影观众带来了另类的电影体验。早前,他们同是青春文学的代表人物,而今不约而同选择跨界编导电影。
早在2012年就有消息说,刘恒、刘震云、麦家等着名作家准备在电影圈大展拳脚。如今不见他们的导演作品出炉,却见郭敬明、韩寒两位“80后”捷足先登。尤其是郭敬明的《小时代》去年创造了票房神话,他本人也被封为“最会赚钱的作家导演”,令其他专业导演大为眼红,同时也令众多作家艳羡。
作家编导电影有一定优势。我国很多当红导演都是搞技术出身,似乎更擅长炫弄声音、画面和剪辑等技巧,重包装轻故事,所以国产影片经常被观众诟病“没有好故事”“不会讲故事”,甚至被批没有思想灵魂、浅薄无聊。而作家本身则擅长谋篇布局、讲故事,或许能解决原创剧本荒芜的问题,其人生感悟、审美能力和社会洞察力,也比一般导演更强更深,其作品的思想含量自不在话下。
但作家与导演毕竟“隔行如隔山”.作家铁凝曾说,“作家与导演永远无法沟通”,因为二者追求的东西不一致。比如,是将作家作品拍成艺术片还是商业片?在改编过程中的变异不言而喻。因而在文学与电影的“联姻”中,作家与导演或投资方的纠纷总是不断。不知作家执导影片后,是坚守作家情怀,还是走商业路线?坚守作家情怀拍艺术电影,可能会面临没观众、没资金之困,走商业路线也很难拍出大众喜欢的东西。
而且导演绝不仅是导演,也是事务工作者。刘恒说0.过,作家靠笔,导演靠镜头,支配一支笔靠一个人就行,支配镜头要难得多,镜头内外有数不清的东西需要张罗,艺术性、技术性和事务性掺和在一块儿。作家要想驾驭导演工作,可能还得学会炒作,绝非易事。
也许有人要说,除郭敬明外,台湾畅销小说家柯景腾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不是创下了票房佳绩吗?可是这样的成功能有几人?几年前就有一批作家执导影片,刘恒拍《少年天子》系列,马原拍《死亡的诗意》,刘震云拍《我叫刘跃进》……无一不是客串了一下导演而已。笔者担心,作为“文字魔法师”的作家,在“影像游戏”的路上,到底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