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地图上看,我国距离冰天雪地的南北极是如此遥远。然而,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以及全球化加速,南北极地区已经并非遥远的世界,而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
在“2014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畅谈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使得北极通航、资源开发、南北极旅游发生种种变化,南北极地区气候变化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中国。
海冰消融使中国冬天更冷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前主席大卫·西克坦言,过去几十年中,代表北冰洋冰层面积、厚度以及体积的数字不断减少。有人预言,到2025年,北冰洋会出现季节性的开放性无冰水域。
“过去几年,气候异常现象还波及了中国南方和美国东部,使这些地区出现暴雪冰冻天气。”西克说,因为北冰洋的海冰还在不断减少,改变着整个北半球的气候平衡。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研究揭示,秋季北极关键海域海冰异常减少,会导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冬季风偏强,东亚地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繁发生。
专家研究认为,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同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北极“黄金水道”不再遥远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总体上减少和变薄,使得北极航道开通成为可能。
“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船运公司开始试航,但其贸易量在全球贸易中占比还是非常之小的。因为北冰洋的冬季依然存在,每年只有几周或者是几个月,船舶可以安全地通过东北航道水域。”西克说。
不过,一些与会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北极“黄金水道”开通,使北极地区增加了贯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动脉”,将会直接改变现有的世界海洋航运格局,进而改变全球的经济贸易和海洋运输格局。
中国人将享用北极油气、海鲜
一些与会专家认为,北极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北极航道的开通,必将加快北极地区开发利用丰富能源和资源的步伐。
“随着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和北极冰雪融化,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日益成为可能。”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艳芳说。
俄罗斯是北极能源的最大开采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郭培清说,俄罗斯开发北极的战略包括油气资源开发和北极航道建设,使得未来中国居民家里的液化天然气有可能来自北极地区。此外,格陵兰等北欧地区的优质鱼虾也有可能更多地经过长途运输,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南北极旅游渐成时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南极旅游和北极点旅游近年来在中国高端旅游市场悄然兴起。
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统计,2013-2014年度,中国登陆南极的游客人数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刘海燕说,南极旅游成为继科学研究之后,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国游客到南极旅游的人数年年攀升。据IAATO统计,2003-2004年仅37人,2013-2014年达到3367人,位居全球第三。
目前,南极旅游有东线、西线、中线登陆线路,有海基、空基观光、极点之旅和亚南极岛屿行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