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臭了报告文学的牌子

时间:2014-11-05 14:44来源:大西北网-红网 作者:孙建清 点击: 载入中...

    日前,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河南报告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014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交流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报告文学作家问诊当下报告文学创作存在的问题。有人说:“这几年,写报告文学不吃香”,甚至有人断言“报告文学快死了”.(10月3日《光明日报》)


    报告文学快死了,当然是一种危言耸听。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报告文学不会死。但是,当我们捡拾近年的报告文学创作时会发现,这支“文学轻骑兵”已经很难名副其实了。曾经很长一个时期,报告文学风起云涌,不但文学刊物,而且媒体副刊,都在刊登报告文学,大大小小的征文也搞了不少,可谓辉煌一时。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报告文学在读者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下滑,甚至可以说是臭了牌子。现在,不少人一提起报告文学,似乎到了很鄙视的地步。为什么呢?是好的作品不多吗?不是。不少作品虽然写得还没有达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艺术水平,但就作品总体品质而言,不少作品还是非常耐读的。是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手段问题吗?我认为也不是。我们的作家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把握十分准确,对报告文学的认识相当明晰。是网络媒体挤压了报告文学的生存空间吗?更不是。网络无法挤压报告文学,好的报告文学,不管通过什么传播方式,都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在我看来,报告文学走到今天的尴尬地步,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也不是文体不清的问题,更不是新媒体的挤压,全部的问题在于金钱对报告文学的伤害。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报告文学是为企业树碑立传的,企业花钱就可以发表所谓的报告文学,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肯出钱,就可以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进行宣传。如此,报告文学实际上就成了企业或政府花钱做软广告的一种形式。久而久之,读者一看到报告文学,先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待作品,而是一上来就定了花钱买名的调子,陡升反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品就是写得再好也被人嗤之一鼻。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写得好,但是如果说是陈景润是花了几万元请作家写的或者又在《人民文学》上花了几万元刊登出来,我想,那《哥德巴赫猜想》的艺术魅力或许要大打折扣。那时的报告文学之所以吃香,是因为报告文学是干净的,不像后来,报告文学沾染了铜臭味,简直成金钱的代名词。因此,一个斯文扫地的文体“快死了”,死在钱上。


    当下,社会需要报告文学,生活需要报告文学来拉近。如何看待这种文体的存在价值?如何看待“报告文学边缘化了”?我觉得,必须彻底挽回报告文学的形象,不要让报告文学成为一些利益的附庸。如果花钱就可以发表报告文学,甚至把报告文学当作软广告,那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就再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几年写报告文学不吃香,甚至有人说“报告文学就是广告文学”,话虽然说得有点偏激,但是有没有点到报告文学的穴位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呢?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金钱豹出逃”不会每次都虚惊
  • 红包背后的文化逻辑
  • “报告文学”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 应重视报告文学的思辨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