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28岁创作了《家》,郭沫若29岁发表诗集《女神》,萧红写《生死场》时仅20岁出头,曹禺的《雷雨》是他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时完成的……老一辈的作家在青年时期便奉献出他们一生的代表作。一种观点甚嚣尘上: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已陷入“中年危机”.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市作协副主席陈思和在文汇讲堂上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今中国文坛没有遭遇“中年危机”,相反,眼下是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朝气蓬勃”,这是许多评论家在梳理中国现代文学时常用的一个词汇。没有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几乎10年换一代作家,每一代都是新人辈出。他们发散出一种强烈的先锋性力量,毫不犹豫地把前辈推开,宣布自己才是文坛的主人。在陈思和看来,这是大时代的背景所决定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无奈。“因为中国的社会变化太快了,文学主题也随之不停地在变化。”陈思和举例,上世纪30年代是文学的辉煌期,鲁迅、巴金、茅盾、沈从文等许多作家在文坛上显露身手。然而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文学版图四分五裂,新一代作家诞生,他们倡导新的人物、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希望用“新”的概念来颠覆过去的文学创作。紧接着1949年中国社会又进行了一场变化,涌现出柳青、杨沫等一批红色经典作家。他们从战争年代走过来,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
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空前稳定的发展阶段,给了作家充足的沉淀时间。尽管上世纪90年代在经济大潮来袭后,曾有作家离开文坛,下海经商或出国从事其他行业,但是始终有一批作家在坚持写作。莫言、贾平凹、王安忆、严歌苓、余华等文坛中坚力量一部接一部地发表新作,仿佛在跟时间赛跑,不停地用他们全部的力量在进行创作。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多,而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和看社会的眼光,绝对不会混淆。
“当今天的作家拿出作品的时候,可能在激情上、在反映问题的尖锐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热力,可是他们的文学是走向成熟的,每一部作品拿出来都是沉甸甸的,都是有分量的,对社会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对文学有稳定的见解。”陈思和认为,这样的状况来之不易,在百年来的中国没有出现过。以前一个作家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就开心得不得了,大家当宝贝反复来讨论,现在讨论都来不及讨论,像火山爆发一样不断喷发,且不少中文版和外文版同时出版。“曾有人说,现代文学是五粮液,当代文学是二锅头,但我为今天的文学景象感到欢欣鼓舞。”
陈思和坦言,198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之后,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不是陷入“中年危机”,而是迈入壮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