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召开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卸任不久的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给中国城市发展尤其是广州的发展支了很多招,有些则似乎是"点穴"之举,但点中没有,会不会有效果呢?
仇保兴是以治理"城市病"为突破口来"点穴"的,第一个让人感叹的是直陈房地产的问题。这是有住建部背景的官员很少有的观点。近年来,有住建部背景的官员发言要不很谨慎,要不更多的是顺着开发商的利益说话,明确提出房地产泡沫化的人并不多,何况现在还是在一般性"救市"的背景下。他指出,投机性购房正在扭曲住房需求并塑造泡沫,再加上失控的"土地财政"和盲目的政绩观正在造就"空城、鬼城".
他的判断是从中国建筑总量、人均住房面积、去库存化周期等数据得出来的,估计"任志强们"还会反击。房地产有无泡沫可以争论,但最好用数据说话,而且不要一味地迎合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他竟然还说"对形成空城的地方党政负责人要追究责任"!就这一点来讲,该对老部长点赞。
其实,住房是不是投资品争议很大,起码开发商说是,许多老百姓也是这样看的。长期以来,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情况是摆在那里的。当然,一些西方国家是严格限制炒房的,如德国,允许炒房的美国也有较严厉的房产税。当老部长这样说的时候,传出我国的房地产税初稿已经完成,甚至要开征第一套房的税。如果这之间有联系的话,可能去住房投资投机性正在成为政策共识。这也许是老部长传达出来的一个看点。
交通是老部长点的第二大"穴",而且与广州联系最紧密。他根据"空间总是有限的,而需求总是无限的"观念,认为广州"征收拥堵费是早晚的问题".这真有点石破天惊!虽然此事在广州已有讨论,而且政府也已启动相关前期研究,但社会认同度不高。老部长的根据是全球已有十多个城市开征拥堵费,广州比开征收费的伦敦人口还多出三倍,交通用地也更少。更重要的是"拥堵费的设立是世界潮流",这个说法估计争议更大!
毕竟即使在美国,大多数城市是不收取这种费用的,当然比中国城市多得多的交通用地是主要因素,更不说比中国城市多得多的停车位了。广州似乎是两面押注:一方面启动征收拥堵费的前期研究,另一方面表示提高"公交出行率",同时谨慎地出台限牌限外措施,并承诺"公交出行率"达到75%左右就放弃限牌……显然是因为这背后的社会舆论压力太大。老部长才不管这些,认为是有人在"瞎吵",是"以民粹与情绪代替理性和常识".当然,广州市政府部门是不能如此指责各种反对意见的。
实际上,广州市政府也是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想通过一些限制性措施来治理拥堵,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作为广州第一大产业的汽车产业受影响太大,于是就看到了各种治理措施的踌躇不前。
至于"应放行速度小于20公里的电动车"这些招数,可能为广州已经争论不休的整治手段"添乱"了,但其理念是好的,是为了减少城市总的排放量和能源消耗。再有,用网格化式的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智慧管理平台,来解决问题、治理"城市病",也属较好的"药方".
受到老部长赞赏的是开始恢复岭南骑楼、花园等,估计与北京反思大量旧城、城墙、四合院被拆除有关。这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一大失误,广州旧城改造近年也有拆除民国建筑、苏式体育馆等"不良行为",可能是老部长作为客人还是要给主人留点面子吧。但老部长没有赞美一般人关注的亚运城市建设项目如花城广场、"小蛮腰"等,而是赞美"老古董",这也应该引起我们回味。
话说回来,老部长在位时能这样说吗?
(作者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