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好莱坞来说是个电影小年。因为电影整体质素的平庸,所以临到奥斯卡颁奖季时,虽然各大电影公司依然像往常一样,为推广自己的产品用尽了浑身解数,但最终成效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放到其他大多数年份都不会是种子选手,而斩获三大重量级奖项的《荒野猎人》,其实也是一部形式大过内容的作品。于是大家对颁奖典礼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夙愿得偿所带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本届奥斯卡的乏善可陈。
《聚焦》获奖:自恋式“政治正确”的胜利
当《疯狂的麦克斯4》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各大技术奖项时,当《荒野猎人》后劲十足地勇夺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大奖时,或许没有人会想到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大奖会落到《聚焦》头上。但如果把这个结果放到奥斯卡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语境下审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的获奖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意外了。
与竞争对手相比,《聚焦》在题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疯狂的麦克斯4》是一部很出色的电影,但纯商业片的身份,使它注定在重量级奖项上无法更进一步;《荒野猎人》在形式与技术上叹为观止,内容却较为空洞,对欧洲移民与印第安原住民在美国西部开拓时期复杂关系的探讨,仅仅是点到为止。
唯一真正对《聚焦》构成威胁的影片,是由布拉德·皮特制作并出演的电影《大空头》。这部将镜头对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电影,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在看似不经意的喜剧叙事中,兼具精度和力度地揭示了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资银行与评级机构,以及监管不力的美国政府;而危机的后果,则需要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承担。布拉德·皮特在片中饰演一位对华尔街心生幻灭的金融老手,他的关键台词,表达了影片对华尔街深入骨髓的批判:“你知道我最痛恨这一行的什么吗?人不是数字!好,就让我们谈谈数字。失业率每上升百分之一,死亡人数就会增加四万人,明白吗?”
《大空头》是2015年最具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电影,然而它的花哨形式和犀利口吻,或许会让构成奥斯卡投票者主体的“老白男”的心脏有些受不了,于是叙事平淡,观点中庸,且同样高举政治正确大旗的《聚焦》,自然成了投票者的头号选择。《聚焦》展现了一个记者调查小组揭穿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内幕的全过程,它的题材同样有社会意义,但与《大空头》相比,它与当今时代的距离要远一些。
那么,除了温和的风格之外,是什么让《聚焦》击败了《大空头》呢?在笔者看来,《聚焦》的优势在于,其叙事角度更符合奥斯卡投票者的自恋癖好。众所周知,奥斯卡金像奖在本质上,是好莱坞精英从业者对其一整年劳动成果进行自我表彰的活动,这也决定了奥斯卡评奖中固有的自恋性。这种倾向在近年来尤其明显:2012年的最佳影片《艺术家》,是处在影史过渡节点上的电影人通过回顾往事而完成的自我驱魔仪式;2013年的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则强调了电影人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至于去年的最佳影片《鸟人》,完全是为演员这一职业所谱写的颂歌。一直以来,大多数奥斯卡最佳电影都对好莱坞从业者起着驱除心魔、抚慰心灵的作用,并激励着他们在重整旗鼓之后直面未来。
而《聚焦》的叙事,正符合了奥斯卡金像奖的审美。与从宏观角度关注社会事件的《大空头》相比,《聚焦》所关注的,更多是记者寻求真相与正义的过程,这些作为社会最后一道防线的媒体人,自然也在更深层面指代着通过拍摄《聚焦》,让更大基数的人群看到事件真相,并借此实践社会正义的好莱坞电影人。所以对好莱坞从业者来说,《聚焦》是一次对其自我价值和社会职能的重新确认,至于神父性侵事件,只是影人为完成这一叙事而必须提供的托辞,它可以被置换为任何折射出社会阴暗面的公共事件,因为它并不是影片的重点。
表演类奖项:依旧充满短视与偏见
奥斯卡金像奖热爱浮于表面的外化表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看不上阿尔·帕西诺对一代教父的精湛演绎,非要把他逼去演瞎子,才愿意认可他。去年奥斯卡让两位饰演渐冻人角色的演员分别称帝称后,几乎是这一倾向登峰造极的体现。上届影帝埃迪·雷德梅恩在这届奥斯卡中凭借对史上第一位变性人的演绎,再度拿到提名,如果他去年没拿到小金人,这届奥斯卡影帝大概就不会有小李子什么事了。
与雷德梅恩和朱丽安·摩尔相比,小李子走的是另外一个获奖捷径:卖惨路线。近年来,小李子演技的缺乏突破已是尽人皆知,英俊少年的翩翩风度已被时光磨灭,而皱眉、苦笑与嘶吼的表演三板斧,也让人有些审美疲劳。既然无法突破演技瓶颈,在戏内为观众诠释一个精彩角色,那么在戏外为观众提供一个精彩故事,也未尝不是获得认可的另一种方式。在为《荒野猎人》做宣传的整个过程中,小李子和影片导演伊纳里图都在极力渲染他们在拍摄过程中遭遇的恶劣条件和种种困难,这无疑博得了不少同情分,以至于我们甚至会忘记,片中袭击小李子的那头灰熊其实是由电脑特技合成,而小李子身上的千疮百孔,也更多要归功于化妆部门的努力。
无论如何,小李子确实为《荒野猎人》付出了很多。他在片中趟冷水,爬雪地,吃牛肝,钻马皮,从头到尾,我们在电影中见证的几乎不是一次表演,而是小李子完成的一次铁人三项竞赛。单凭自己的努力,小李子就配得上这尊小金人。然而对电影本身的评判呢?这似乎是大多数人都忘记了的事情。与小李子的表演风格一样,伊纳里图的导演风格也偏于外化,面子做足,里子欠奉,不擅长挖掘人物情感和微妙人性。而这些缺陷,不应当被影片的获奖所掩盖,因为奥斯卡虽是一场竞赛,但我们对电影的评判却不应是谁吃苦最多,谁就该获得更多肯定。
另一个值得商榷的选择,在于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归属。由于《卡罗尔》的鲁妮·玛拉和《丹麦女孩》的艾丽西娅·维坎德都是为了提高得奖概率,以女主戏份接受女配提名,所以这一奖项的竞争,在今年就格外激烈。由于维坎德和玛拉的表现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奥斯卡投票者的选择,就能鲜明地体现出好莱坞的文化风向。再一次地,奥斯卡做出了保守选择:他们接纳了在LGBT题材电影中饰演异性恋人物的前者,拒斥了在同性题材电影中饰演同性恋人物的后者,即便维坎德的履历与人气都远远逊于玛拉。也许这样的选择透露着好莱坞对玛拉的更大期待,但仅从现在而言,对性别与性向的偏见仍然占了上风。
每一年,我们都会对奥斯卡倾注很多目光;每一年,奥斯卡的颁奖结果都或多或少会让我们失望。其实我们对它的失望程度,完全与我们对它的期待成正比。我们需要再度重申,奥斯卡并不是评判年度电影优劣的标准,而是美国电影工业对从业者年度战果的一次自我表彰。如果看清这一事实,我们就能更好地接受它的结果,而不是被好莱坞的宣传与营销所障目,丧失自己的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