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著名歌唱家郭颂的离世,让《乌苏里船歌》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悠远歌声,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歌声的逝去,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中国音乐创作的思考:我们如何再唱出一个时代?
写首歌只用了半天,但情感的孕育却用了半辈子
1962年创作完成的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的歌曲,由汪云才、郭颂谱曲,胡小石填词。
“《乌苏里船歌》是我和赫哲族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收获。”76岁的胡小石回忆说,当时他和赫哲族渔民同住在网滩上临时搭的渔窝棚里,“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
深入生活让胡小石发现了鱼对于赫哲族的重要意义:鱼是赫哲族的主食,渔民们在网滩上把鱼用醋一煞,就是赫哲族的名菜“煞生鱼”;洗衣盆装满鱼,赫哲族人就开始喝酒,喝高兴了就会唱一段、跳一段……
“没有‘生活’就无法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贴近大众心灵的好歌。”如今已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黑龙江学会主席的胡小石说。
那个年代的创作通常都有很深的“生活”印记。1980年,陈晓光作为《歌曲》月刊编辑,在四川、安徽、河北等地农村深入采访,强烈地感觉到,在中国农村,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但是老百姓内心却在发生着变化。
“随着农村的改革进程,人们从田野上看到了希望,心中就燃起了希望……于是就有了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今已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的陈晓光说,写这首歌只用了半天,但是这种情感的孕育却用了半辈子,“它是一种情感的积累,是对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田野,对我们世世代代耕耘的这片土地的爱的积淀。”
唱“小我”的多 充满家国情怀的“大作”少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个歌词的创作高峰,也出了不少大家,如乔羽、阎肃、张黎曾被并称为词坛的“风雅颂”,而《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词陈晓光、《长江之歌》作词胡宏伟等词作者也成为那一个时代的大家。
“张黎的词充满乡土风情,生活的味道浓郁;乔羽在孔孟之乡长大,艺术性、思想性兼容;阎肃是部队文艺工作者,多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长大后我成了你》的词作者宋青松说。
“现在已经不再是一首歌春晚一放,火遍大江南北、人人传唱的年代。”宋青松说,目前致力于艺术创作的人很多,其中有些优秀作品融入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但传播力、共鸣度是个挑战。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李昌明表示,新时期以来,虽然好的音乐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但一两首歌曲能“唱出时代”的场景难以再现。一面是大众音乐审美的多样化和传媒的分众化,另一面则是当代音乐创作的相对乏力。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李昌明说,我国一段时间以来的音乐创作,多表达个人的小伤感、小情怀,而充满家国情怀的扛鼎之作则相对缺乏。
闭门造车创不出有“大爱”的音乐
“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生活这片沃土,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陈晓光说,要让文化薪火相传,必须用中国的“乡音”留下“乡情”“乡愁”.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近日在扬州设立了创作基地。陈晓光说,学会将定期组织音乐文学名家,扎根生活、深入基层,促进与大众交流,近期就将根据扬州、广陵等地的民间经典量“声”创作。
胡小石认为,音乐人的采风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闭门造车,同时应该积极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学传统,创作更多具有“中国风”的音乐。
“音乐不能远离当下生活。在农耕文化中,古典诗词的形象大多是春种秋收。现在是科技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融入像’引力波‘这样的新名词,让音乐创作更加多样和鲜活。”宋青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