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往西安的海南航空HU7737次航班晚点,等待过程中发生乘客打斗事件,使得飞机延误将近5小时。事后记者从海南航空方面了解到,5名当事人均被首都机场派出所民警带走调查。警方表示,双方下飞机后达成协议,自愿调解处理。
这些年来,因为航班晚点发生的各类纠纷不计其数,有的时候是乘客和机场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有的时候是乘客和机组人员闹起矛盾,有的时候是乘客“霸机”讨说法。这一次,虽然是乘客之间发生了打斗,但起因也是航班晚点,先是延误两小时,然后是登了机依然迟迟不飞,有人吵闹有人劝阻,最终发生纠纷。
首先,因为航班延误在公共场所大吵大闹、动手动脚肯定是错误甚至违法的,把矛头转向劝阻的其他乘客就更是霸道、无礼。但是话说回来,被完全不靠谱的航班逼得抓狂,那种焦虑和绝望很多人都体验过。有的时候天上只是掉了几滴毛毛雨,航班却因“恶劣天气”而起飞无望,甚至取消;有的时候航班先是延误两三个小时,等乘客登了机再关上舱门“闷舱”个把钟头,这样一来既不必因为延误时间过长而赔钱,统计航班准点率的时候还可以悄悄置换成“关舱门正常率”.
买过机票的人都知道,傍晚八九点钟“黄金时段”的航班和凌晨起飞的“红眼航班”在价格上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航班延误几个小时,多花的钱就打了水漂,大半夜到目的地还会发现公共交通没了,只能再多花一笔钱打车。更重要的是,航班延误往往会让出差的人赶不上重要会议或者和大客户的会面,让旅游的人整个行程被打乱,想去的景点没时间去,预定好的酒店要取消重订。
为什么我们的航班这么爱延误?不仅仅中国的乘客想不通,老外也纳闷儿。6月15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中国民航准点率排名垫底”.该报道中称,在中国坐飞机旅行是一个噩梦,在中国工作的每名经理都能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如何遭遇的飞机晚点、在跑道上等待以及航班被取消的窘迫遭遇。这不仅让他们白白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时间,而且神经也备受刺激。反之,东京机场的准点率接近完美,虽然从那里起飞和降落的飞机也不少。
对于航班延误率高的真实原因,当然不是一句“恶劣天气”就都能搪塞过去的。有人说原因之一是航空交通飞速增长,基础设施的扩建却跟不上;有人说是空域限制的原因,因为中国用于民航飞行的天空还不够大;还有人说是机场、航空公司调度、调配的原因。
这其中,关于基础设施跟不上的理由恐怕是我们最难以接受的,这是因为我们交了很多年的“机场建设费”,后来又改名叫“民航发展基金”,但换汤不换药,该掏的腰包还是得掏。所以我们有理由问一句:这笔钱有木有专款专用?基础设施为啥还跟不上呢?
至于航路拥挤、空域紧张,显然需要进一步改革的“顶层设计”.据报道,现在我国航空运输使用管理的空域约占全国总空域的22.4%,但是在美国,这一数据达到了80%.
不过对于这样一个原因,作为乘客我们也有一些问题想不明白:航班不是私家车,啥时出门啥时上路无法估算。所以,即便是“空中拥堵”,也完全可以算好时刻表,让乘客们在家里等候吧?打个比方,大医院的专家门诊资源也很紧张,但是现在都搞起了分时段就诊,按照挂号条上提示的时间去医院,就不用在候诊室里干坐太久。
总之,航班晚点不是“不治之症”,准点率排名垫底、频频晚点考验乘客耐心的状况必须改变。一方面,空域改革要加快步伐,另一方面,统一、高效利用现有空域,认真规划、设计航班时刻表也是题中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