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北京晚报报道了社区居家养老的一些新做法、新模式。主要是依托社区,由专门的企业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有些企业的工作人员自称为“侠”,一下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当然,他们不是美国大片里那种或者特别有钱,或者天赋异禀,用自己的超能力一次次挽救他人生命财产乃至地球的某某侠;也不是我们传统小说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他们只是一群专业、敬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这种养老模式相较于投身养老院和完全依靠子女,居家养老兼顾了专业性和人情味,推出后颇受欢迎。老人们乐见于“饿了,有人送餐上门;病了,有人陪同就医;家里不方便洗的衣服有人帮忙洗,买个油盐酱醋也有人跑腿儿”,这也让人到中年、对孝养父母感觉压力很大的独生子女们看到了曙光。
好的想法和模式,自然值得完善和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近年来,人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开始关爱老年人,真正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一项事业踏实认真地去做。每个人都会变老,谁都想有个体面、舒适、安详的晚年。但是众所周知,我们将面对一个老龄化社会。如何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解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是个大课题。今天对老人群体的关怀,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关怀每个年轻人未来的自己。
什么叫真正的关怀?无非就是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设身处地站在老年人立场上,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设计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流程。但是仅仅做到这一步就够了吗?显然不是。如今机器人也能扫地擦桌子、未来可能送餐上门、代替跑腿的活儿机器也能做,但机器永远代替不了有血有肉的人。人老了,心情、心境都会有变化,养老不光是需要有人端茶递水,更需要嘘寒问暖的人文关怀。在本报的报道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家住西城区椿树街道的陈大爷今年71岁了,经检查发现得了老年性白内障。从检查到做手术、复查,养老社区的工作人员陪着跑了11次同仁医院。也许这样的服务可以用钱来购买,但是让陈大爷感动的是,一次“下大雨,从医院门前天桥上过的时候,小伙子几乎把伞都给了我,而且还把他外套披我身上怕我淋着,又背又扶的,就像亲爷爷一样对待我”.这样的人情味儿,不是生意,是千金难买的修养、品德、情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虽然养老社区并不是什么古代的“侠义道”,但总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敬老爱老的事业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一定能够让我们在面对老龄化社会时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