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考古回放丨山那树扎遗址

时间:2021-09-08 12:5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赵雪野 蒋超年 点击: 载入中...
  一、遗址概况
  
  山那树扎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县城北10千米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将台小学,西为树扎村,北为山那村。遗址东西长1000、南北宽500米,面积50万平方米(图一)。1982年,山那树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兰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兰渝铁路占用范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次共布10米×10米、方向342°的探方14个,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图二)。共清理各类遗迹196处,其中灰坑184个、房址2座、灰沟3条、灶6座、窑1座。出土陶、石、骨、玉各类遗物3800余件。
  


  
 
  
  二、主要遗迹
  
  山那树扎遗址地层堆积相对统一,一般可分5层,第1、2层为垫土或耕土层,第3〜5层为文化层,内含大量陶片、石块及动物遗存等。灰坑依其平面形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圆角长方形、不规则形等几类。灰坑内堆积深浅不一,大部分包含物丰富,多为陶片、兽骨及石器。有些灰坑系利用自然地形直接倾倒形成,亦有部分灰坑直接打破生土,形制规整,多呈袋状。其中,H63较大,平面呈椭圆形,直壁斜坡底,长径6.75、短径6.1、深1米。坑内堆积分两层,第1层为深灰色土,较疏松,厚0.7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环、石盘状器、石刀及较多的骨笄、骨针、动物骨骼等物;第2层为浅褐色土,土质较硬,厚0.3米,出土物较少,为淤土堆积。H63底部铺有一层大小均等、不连续分布的鹅卵石,结合卵石层上的淤土堆积,推测该灰坑可能与水池、池塘等蓄水性设施相关(图三)。
  
  房址均为近方形的半地穴式单间建筑,其中F2保存较好。F2由主室、门道、柱础石及附属设施,三个灶(Z1、Z2、Z3),三个储藏坑(K1、K3、K4)组成(图四)。长5.42、宽5.08米,面积约25.5平方米。F2有四层活动面,第1层活动面为黄色黏土,土质干净,厚3〜5厘米,部分遭破坏。属于第1层活动面的附属设施有Z1及K1,Z1位于第1层活动面中部偏南,为近圆形灶台,经过多次使用,直径1.06、高0.3米。第2层活动面为红色烧土,厚3〜5厘米,火烧地面应为专门加工,以达到防潮的目的。第3层活动面为灰褐色土,表面较平整,厚约5厘米。属于第3层活动面的附属设施有Z2、K3及K4,Z2位于第3层活动面中部偏北,为近圆形灶坑,经过多次使用,直径0.9、深0.5米。第4层活动面为黄色土,土质纯净,之下为黄褐色垫土。门道位于北部居中,部分遭到破坏。
  
  
  灰沟皆为长条形,其中G1堆积较深,可分四层,沟壁不甚规整,多凹坑及坡状小台,沟底有起伏,不平整,可能是利用自然地形经过长期堆积形成。
  
  灶有独立灶坑和灶台两类,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5座灶台,经解剖其堆积一般分三层,第1层为灶台的使用面,依其使用情况,有4〜24小层不等,每层厚1〜1.5厘米,红色草拌泥烧结硬面,光滑平整。第2层为石铺灶底,厚2〜3厘米,石块大小均等,均匀的铺设于最底层使用面下。第3层为红烧土层,厚3〜4厘米,土质较硬。大部分灶台在近外壁处横置1个夹
  
  砂红褐陶罐,陶罐口部面向灶台,内含灰褐色土,或为灶台的火种罐(图五)。Z5是唯一的一座独立灶坑,保存基本完整,圆形,斜弧壁,平底(图六)。直径0.8、壁厚0.2、深0.12米。灶坑内堆积为深灰色土,夹杂大量的灰烬,无遗物出土。灶坑有5〜8层火烧痕迹,应是多次抹泥使用的结果,每层烧土厚1厘米左右。
  
  
  
  窑只残存窑室及工作面,平面形状椭圆形。窑壁北、南、西端皆为草拌泥烧土硬面,厚约4〜6厘米。东端窑壁为光面釉质流渣,厚约20〜28厘米。北、南两壁中部各附加窑壁三层,每层厚2〜4厘米,应为反复使用时修补之故。窑底平整,厚约10厘米。紧邻Y1东壁外侧有一圆形柱洞,直径22、深50厘米。在窑室东侧残留一东西宽0.8、南北长1.6米的生黄土台,推测为工作面(图七)。
  
  
  
  三、主要遗物
  
  山那树扎遗址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兼有大量石器和骨器,玉器及蚌器较少。陶器有夹砂和泥质两类,陶色以红陶、灰陶及橙黄陶为主,彩陶占有一定比例,有内彩和外彩,纹饰多样,构图精美。主要纹饰有平行宽、细带纹及旋涡纹、圆点纹(图八)、垂弧纹、弧边三角纹(图九)、网格纹、垂帐纹、变体蛙纹(图一○)、蝌蚪纹、圆点“十”字形纹(图一一)、锯齿状三角纹等。可辨器类有曲腹盆、宽平沿盆、卷沿盆、重唇口尖底瓶、敛口钵、平底瓶(图一二)、缸、罐、甑(图一三)、壶(图一四)、碗、器盖、器座、陶刀、陶纺轮、陶钩(图一五)、陶环、陶球、陶笄、陶塑人像等。其中,陶环、陶钩形制多,数量大,但鲜有完整器。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器类有石锛、石刀(图一六)、石纺轮、石斧、石环、石球、石网坠、石叶(核)、石凿、盘状器等。骨器多为磨制,有骨笄、骨柄刀、骨匕、骨梭形器、骨针、骨锥和骨镞。玉器仅发现玉刀及少量磨制玉料。蚌器有穿孔蚌壳及残损的窄长条形穿孔蚌饰。
  


  
  四、学术价值
  
  2012、2013年发掘区位于整个山那树扎遗址区的东南部,清理出土的遗迹绝大多数为灰坑,房址较少,部分灰坑系利用自然地形长期倾倒形成,形状多不规整,故该区域可能为遗址的边缘区。通过对出土陶器的分析,尤其是彩陶的观察,山那树扎遗址包含有三类文化因素:第一类为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因素,以圆点弧三角纹曲腹盆为代表器物;第二类为仰韶晚期文化因素,以退化重唇口尖底瓶为代表器物;第三类为马家窑类型文化因素,以颈肩部绘平行宽细带纹、口沿绘锯齿状三角纹平底瓶及内彩绘制爪形纹、蝌蚪纹的钵、盆等为代表器物。这三类文化因素没有直接的地层叠压和打破关系,多为共存,但所见以马家窑类型文化因素最多,仰韶晚期文化因素次之,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因素较少。此外,本次发掘所有单位都进行了土样采集,浮选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浮选所获炭化植物种子数量可观。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经过初步的鉴定和统计,种类有大鹿、梅花鹿、狍子、牛、猪、狗、猴子、竹鼠等。这说明山那树扎人群当时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一定的狩猎活动。但各自所占的比重及是否从事家畜饲养尚待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山那树扎遗址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洮河流域有关仰韶晚期至马家窑文化时期的考古资料,不仅为研究仰韶晚期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及马家窑文化的来源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也为研究洮河流域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业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来源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赵雪野蒋超年)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