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来自东北的两个曹氏家族相聚沈阳,开了一场场面奇特的“认亲会”.半个月前,复旦大学公布的研究结果,给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祖先——曹操。
除这两支外,全国被复旦大学研究认定的曹操后代,还有7支,分布在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中国传统戏剧中第一大“白面奸臣”.关于他的身世,从《三国志》、《后汉书》到《资治通鉴》,史书历来众说纷纭,再加上《三国演义》这样历史小说的演绎“推广”,曹操的身前身后事像后人对他的评论一样,充满着争议。
曹操横槊赋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近两千年,他的身世之谜,却在取自后人身上的两毫升鲜血中解开了。
拿曹家“开刀”
2009年7月,寻找曹操基因项目发起人之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刚刚从美国耶鲁大学学成归国。他的研究方向是“人类进化的基本法则”。
“我回国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踪一个姓氏的家族谱系,通过生物学方法推算出一个家族的进化速率。”他对本报记者说。
什么是进化速率?李辉用手指在桌子上描画了一个树的图案,给记者作出了解释:人类学最基本的观点,是把人类进化史画成一棵大树,每个人都可以在树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同一个枝条上,每两个人之间会发生基因的遗传和突变。同时,每个人又可以扩张出很多后代。
“我们与祖辈相比,基因何时变得不同?当时的环境和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的身体又有什么影响?”这是李辉希望解答的问题。要研究清楚这些历史过程,必须在时间上、空间上对人类的基因点进行定位。
李辉说,在空间上定位基因点,也就是考察人的地域分布,通过考古的方法就可以确定,相对简单。但是在时间上定位基因点就很困难,也就是要找到进化速率。
据他介绍,要计算人类的进化速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分析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突变的基因数。按照古生物学的说法来推断,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时间差是500万年,这样就可以算出黑猩猩和人类基因组变异的时间,由此再推算人类自身基因变异的时间。
“但是这个误差很大,有时候时间会差上万年,上万年什么都可以发生,这样就不能准确地把促进基因组变化的因素都算出来。”李辉说。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方法:在人的家族体系里计算。“这就要求,这个家族必须有清晰的家谱记载,且必须有足够长的代数。”
李辉说,在国外很难进行这样的研究,“欧洲的家族历史顶多追溯到四五百年前,美国家族最长也就是二百年,而且很多材料都在官方手里,很难做民间调查。在中国,就简单得多。中国人有修家谱的传统,而且历史足够悠久。”
他回国那年的9月,在复旦定期举办的人类学沙龙上,李辉把自己的研究计划告诉了同校历史系教授韩昇。
巧的是,他的想法与韩昇一直想做的事情不谋而合。
韩昇希望通过搭建中华民族的姓氏基因库的方式,修成一部完整的中华民族形成史。
这是一次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合作:韩昇能够通过家谱和历史文献等历史学方法,锁定某氏后人的范围;李辉可以通过DNA检测等遗传学方法,找出证明该氏后人的确凿证据。“只有我们联手,才能完整绘制历史和生物两张图谱。”韩昇对这次合作非常期待。
项目确定后,李辉和韩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选择哪个家族作为研究“标本”?首先进入他们视野的并不是曹姓,而是孔姓。
“孔家的家谱非常完善,年代也够悠久,但是孔家的政治影响太大,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李辉说。
“普通家庭也不好弄。民间大多都是从明清时期才开始广修家谱。因为宋朝以前家谱都是官修的,民间不允许自修家谱,官修的又都是贵族家庭。所以我们初步把目标锁定在贵族家庭。”
韩昇解释说,他们定义的“贵族家庭”,指的是曾经在封建时代做过皇帝或皇亲国戚的姓氏。比如汉代的刘姓、唐代的李姓。
但是刘姓、李姓都被他们否掉了。虽然这两个姓氏都曾建立过中国历史上兴盛的王朝,但后人太多太杂,“张王李赵遍地刘”,实在没办法考察现代的刘姓、李姓之人有谁是“皇族后裔”.
选来选去,二人达成一致:曹家最适合。他们选定了中国历史上争议性最大的人物--曹操。
李辉说,曹操的后人有可供研究的得天独厚条件:首先,曹操家做过几代皇帝,皇族后代中混杂程度不高,谱系相对“纯净”;第二,曹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口碑中,形象都不是太正面,大概没有人冒认曹操做祖宗;最后,曹姓在中国不算是大姓,全国的曹姓之人有770万,这样的规模有筛选的可能。
2009年底,一张大网撒开了:时间横贯1900多年,地点遍布中华大地,目标人群是770万曹姓人氏中曹操的后人。
曹操没有后人?
韩昇和李辉第一次撒出的网,并没有如愿捕到鱼。
在茫茫人海里寻找曹操后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曹操后人在浩瀚的历史文献记载中早已被淹没掉了。
一个很可能让研究夭折的问题浮现出来:曹操有后人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个项目就彻底“搁浅”了。
但作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的韩昇,坚定认为曹操是有后人的。
根据《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嫔妃除了原配丁夫人无子嗣外,共育有二十五男。其中比较广为人知是曹丕、曹植、曹冲。在族系延续中记录最详细的,自然是后来登基做了皇帝的曹丕这一脉。
不过,曹魏后来被司马氏篡政,有一种说法是曹氏一族被灭门。但韩昇说,司马氏篡魏确实诛杀了曹操不少后人,但绝没有灭门。
司马氏篡魏是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开始的。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执政的大将军曹爽(曹操侄孙)拥魏帝曹芳(曹操曾孙)出都城,到高平陵祭明帝,留在洛阳的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曹爽束手就擒。随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受牵连者达五千余人。这段历史的真实度是确定无疑的。
韩昇认为,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诛灭的是曹爽这一族,而不是曹操的全部直系子孙或者整个曹氏宗族。曹操的曾孙曹芳仍然当着傀儡皇帝。
不过,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曹操直系到第三代后,就没有正宗后人了。此说似有依据,曹芳并非曹操之孙魏明帝曹叡嫡子,而是养子。曹芳被收养之前身世不明。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