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藩将军:一粒刻骨铭心的花生米(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之十六)

时间:2022-04-23 16: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刘恺 点击: 载入中...
◆作者  刘恺
  

  编者按——
 
  《一个医生眼中的将军系列》是由原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退休医生刘凯先生近期推出的系列回忆作品,独家授权大西北网刊发。刘恺早年在原兰州军区从事保健工作,和老将军们有了大量接触的机会,他以一个医生的独特视角,书写与老将军们接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语言简练质朴,文字情真意切,反映了老将军们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伟大精神,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深受激励。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教育意义。

 

   今天,花生米对我们来说早已不足为奇了。
  
   菜场、超市随时可以买到。可就这普普通通的花生米所牵出的一段往事,却始终占据在我的记忆里。
  
   记得那是在一九七六年的初冬,一次我跟随兰州军区张藩副司令员乘火车去郑州出差。
  
   张藩将军湖南浏阳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零年参加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他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身经百战,屡建功勋。将军的个子虽然不高,但体型匀称,行动敏捷,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爱兵如子。

 


张藩将军
  
  他患有低血糖,时常因此而晕厥,随身总带有一个“强化麦乳精”的小铁筒,高度约十五厘米。我记得上面好像有上海咖啡厂的标签。里面装着不多的花生,这是将军夫人彭克阿姨特意为将军准备的。预防饥饿时低血糖的发生,必要时可以垫巴垫巴就能解决大问题。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花生都是特供食品。司令部一食堂会不定期为首长们,每户供应半斤或一斤花生,每斤售价四毛五分钱。
  
  我们乘坐的是绿皮火车的软卧包厢。
  
  旅途中将军严格遵守列车的送餐时间,不搞特殊化,每当饭点没到感觉自己饿了,就打开了小铁桶,取出5~6粒花生米,慢慢地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着。
  
  突然火车的颠簸,一粒花生米不小心从手中掉到了餐桌上,弹了一下又掉到地下。
  
  将军连忙从卧铺上站起来小心地移动脚步,向地下看去,像是生怕自己踩到花生米一样。
  
  我和警卫员戴荣生也发现了这一情况。看着首长低头注视了这颗花生米,我知道他有想捡起来的想法,浪费本就不是他的作风,更何况花生米又是紧缺食品呢!
  
   警卫员小戴想替将军捡起来,依我对将军的了解;他是不会同意让我们替他捡的。
  
  于是,我起身拿起餐桌下方的热水瓶说了句:“首长,我们去打瓶开水”。又朝小戴使了个眼色,示意我俩离开包厢,小戴会意了,和我出了软卧包厢。
  
  随手将包厢的门拉到半掩半闭的状态,因为,我和警卫员小戴的工作职责,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保卫首长安全视线。
  
  透过门缝,我看到将军,先是站立了一会儿,似乎是适应一下列车的运行节奏,然后慢慢弯下身子,他是用右手扶着卧铺边沿,左手小心翼翼捡起那颗花生米,攥在手掌中,又缓缓地站起身重新坐回到铺位上,然后松开左手捡起的花生米,右手指将那颗花生米轻轻地揉了揉,搓了搓,吹了吹花生的皮皮,像是很欣慰的样子,嘴唇鼓起了小圆圆的孔,吸溜“嗖”的一声吸入口腔内,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不知怎么搞的!看到这一幕,我的鼻子突然发起酸来,眼前泛起了潮雾,连忙把头转向了窗外……
  
    四十六年来,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一看到花生米,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张藩将军,想起他捡起花生米的那一幕,想起与将军在一起的许多往事,连同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生活习惯,一起伴随我的记忆,便像烙印一样,刻在脑海里永志不忘。

 
  
  1976年初冬郑州二七塔留影,河南省军区汽车队司机小杜拍摄,遗憾把我的头沒有照上。图中左一,刘恺,张藩将军,警卫员戴荣生。
  
   
 
  作者简介:刘恺,牙医。陕西渭南人,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退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2020年4月18日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